致密性颅骨骨瘤3D下手术切除一例

颅骨骨瘤(osteomaofskull)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隆突于骨面。由于颅穹窿部为膜性成骨,颅底部为软骨内成骨,故颅穹窿部的骨瘤较颅底部多见,尤其是额骨和顶骨。颅骨骨瘤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多数为自然生长,部分与外伤有关。瘤体大多数起源于颅骨外板,生长缓慢,有时可自行停止生长。可分为致密型(多见,多起源于颅骨外板,内板多保持完整)和松质骨型(多起源于板障,呈膨胀型生长)。

本例颅骨骨瘤患者为31岁,女性,发现头枕部肿块数年余,局部隆起的肿块、质硬、与头皮无粘连、表面光滑、边界较清、不活动、偶有压痛,局部头皮无红肿,多无不适感。符合以下临床表现。

我们复习以下颅骨骨瘤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病程较长,男女无差异。

2.多以无意发现的无痛性颅骨肿物或伴有轻微不适居多,主要症状为局部肿块、头痛、局部疼痛、头晕和眼球突出。

3.多累及颅骨外板,可出现局部隆起的肿块、质硬、与头皮无粘连、表面光滑、边界较清、不活动、偶有压痛,局部头皮无红肿,多无不适感。

4.板障型多膨胀性生长,边界不清,颅骨广泛隆起。

5.内板型较大者可引起高颅压症状和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6.眶部骨瘤可有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检查

1、X线平片

致密型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局限性高密度、内部结构致密一致,松质骨型内部密度不均。

2.CT致密型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与正常骨皮质相连的高密度肿物,伴局部皮肤或软组织向外推移;松质骨型内部密度不均。

3.MRI(磁共振成像)

致密型为低或无T1和T2信号,与骨皮质连续无间隔。

病人CT检查如上图

鉴别诊断

1.脑膜瘤

可有邻近骨质增生或溶骨性破坏,可越过骨缝,可有血管压迹增多,CT和MRI可明确。

2.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可同时累及颅骨和全身多处骨结构,常同时累及颅骨内外板和板障,范围广泛,基底较宽。

3.颅骨骨膜下血肿钙化

经3D重建颅骨,颅骨骨瘤明显(可见骨瘤下部与颅骨有间隙)

模拟切开,可见为致密性骨质

模拟切除的骨瘤与横窦、直窦的关系

蓝色为模拟切除的骨瘤

模拟切除骨瘤后的颅骨

局部剃头、划线

头皮切口、暴露骨瘤

线锯挂住骨瘤与颅骨间的间隙,去除骨瘤

记住:所有切除物不忘送检啊!

瘤床应用磨钻再次仔细清理,单极电凝烧灼以防复发

让我们复习复习颅骨骨瘤的治疗

1.临床症状明显、生长迅速怀疑恶性变、影响颅面部美容的骨瘤应手术切除,生长缓慢而无症状者可临床随诊观察。

2.松质骨型骨瘤可适当扩大切除范围,采用骨瓣切除病变+一期颅骨成形术;累及外板而内板完整的小型致密型骨瘤可以骨凿或骨钻切除;以浸有10%甲醛溶液的脑棉涂抹瘤床,或以双极电凝烧灼瘤床有助于防止复发。

看后你是不是笑了!

如此简单的手术应用3D,是不是大材小用

我也笑了

既往回顾

3D“坐标定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小脑血肿定位穿刺两平面法

经3D打印看颅脑损伤合并的齿状突骨折

脑出血3D定位6法

脑干出血---经后颅凹3D穿刺及探讨

脑干出血的微创治疗---由3D看经颞穿刺

3D虚拟下的脑干出血微创治疗

3D指导下桥脑出血---四脑室穿刺治疗一例

3D打印在三叉神经痛穿刺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作者:吴阳作者单位:医院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开放床位80张,内设民权县颅脑创伤救治中心、脑出血研究所(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拥有蔡司显微镜,脑室内镜、微创钻颅设备,蛇牌、西山等开颅设备,成功开展颅脑显微微创技术,立体定向脑出血微创钻孔、成功应用3DSlicer技术于临床。科室多人拥有神经创伤重症“5C”证及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证书。

医院神经外科.民权3D打印医学研究所现已开展3D打印穿刺导板,可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微创治疗更精准!3D打印颅骨模型,模拟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术前规划更直观,穿刺治疗更方便,减少术中操作时间,3D打印脊椎术前规划钉道,颅内肿瘤定位更精准.....,科技结合临床,个体化治疗,3D转化医学前景更广阔!

科室联系外二科--

重症医学科:-

民权神外爱惜you

赞赏

长按







































白癫疯初期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jbgs/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