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内学习的第18天,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先做几道真题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吧。
1.(A型)患者,男性,59岁,连续发热两周,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口苦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连朴饮B.酸枣仁汤C.半夏秫米汤D.黄连温胆汤
2.(X型)可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治疗的病证是
A.不寐属肝火扰心证B.咳血属肝火犯肺证
C.胁痛属肝胆湿热证D.吐血属肝火犯胃证
3.(A型)患者不寐,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大便燥结,三日未行。治宜选用
A.龙胆泻肝汤B.丹栀逍遥散C.增液承气汤D.当归龙荟丸
☆
★
☆
-----------------我是答案的分割线------------------
★
☆
★
第1题正确答案D。“不寐痰热扰心证症状: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D对)。
第2题正确答案ACD。“不寐,肝火扰心证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胁痛,肝胆湿热证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吐血,肝火犯胃证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ACD对)。
第3题正确答案D。“肝火扰心证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若肝胆之火上炎的重症,彻夜不寐,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大便秘结者,可改服当归龙荟丸”(D对)。
一、概念:头痛是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二、头痛的沿革
1.《黄帝内经》:头痛一证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描述了“首风”与“脑风”的临床特点,并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
2.汉·张仲景《伤寒论》:论及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头痛见证,并列举头痛不同治疗方药
3.金元·李东垣《东垣十书》: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
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大力倡导瘀血头痛之说,创立血府逐瘀汤,丰富了对此病的认识
三、病因病理
1.内因: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房室不节,饮食劳倦,体虚久病,头部外伤,跌仆闪挫
2.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要病因
3.病位:外感头痛在表,内伤头痛在肝、脾、肾
4.基本病机:外感头痛多为外邪壅滞经络,络脉不通,头窍被扰而致,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5.病理性质:外感头痛之病性多属表属实,内伤头痛病性较为复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之头痛多属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之头痛多属实证
X-下列各项中,属于内伤头痛发病原因的有
A.情志不畅,火盛伤阴
B.禀赋不足,神经亏损
C.思虑过度,气血亏虚
D.饮食失节,痰湿内阻
(答案见文章最下方)
四、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
①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起病较急,病势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一般起病缓慢,病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处固定、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
②辨头痛部位与所属经络,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引经药”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头痛:在巅项部位,或连目系吴茱萸、藁本
③根据头痛的不同性质,判断其不同证候:头痛因于痰湿者,重坠或胀;肝火者,跳痛;寒厥者,冷痛而刺痛;阳亢者,痛而胀;气血、肝肾阴虚者,隐痛绵绵或空痛。
④治疗原则:外感头痛多属实证,治疗当以疏风祛邪为主,兼用散寒、祛湿、清热之品。内伤头痛多属虛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宜益气养血、益肾填精;虚实夹杂者,宜扶正祛邪兼顾。
X-头痛辨证的关键是
A.辨头痛之部位,分表里
B.辨头痛之轻重,分脏腑
C.辨头痛之久暂,分虚实
D.辨头痛之性质,分寒热
(答案见文章最下方)
五、分证论治
①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
主症:头痛时作,连及项背,呈掣痛样,时有拘急收紧感,常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头痛喜裹,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吴茱萸汤一巅顶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寒邪客少阴
风热头痛
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便秘尿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黄连上清丸一头痛伴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
风湿头痛
主症: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舌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
②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
主症:头胀痛而眩,以两侧为主,心烦易怒,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昏蒙沉重,胸院痞闷,纳呆呕恶;舌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头痛
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暗,可见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血虚头痛
主症:头痛而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阴滋血,和络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
肾虚头痛
主症: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寐健忘,遗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知柏地黄丸?右归丸④金匮肾气丸
六、临证备要
①临床上除了辨证论治外,还要注意分经论治,善用引经药。
②久病入络,经年难愈者,可选用虫类药物。
③偏头痛多与肝阳上亢,肝火上扰有关,治疗原则为平肝清热,息风止痉,常用菊花、天麻、黄芩等。
④警惕真头痛。真头痛相当于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危重证候。
:X-ABCDX-CD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同学没记得及时复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