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有一次课间,好朋友眼圈红红地对我说,昨晚爸爸妈妈吵了一晚上,还把东西都摔了,她吓死了,担心自己会成为没人要的小孩。
正说着,一个女生经过,听到了,扎扎呼呼地撇嘴:你爸妈怎么还吵架啊,我爸妈从来不吵架,从!来!不!吵!
好小的一件事,却无比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大概是因为当时这段对话给我带来的困惑,不仅仅是困惑世上怎么会有不吵架的爸妈,也困惑怎么会有小孩因为爸妈吵架就担心自己没人要了。
我爸妈也吵,不经常,但每次吵起来阵仗都很大,吵到高潮处妈妈还会气势汹汹地卷包裹走人。说好听点是回娘家,其实就是回到姥姥家那处破房子里,给自己煮一大锅的玉米,一天三顿地啃。不过她也啃不上几顿,通常爸爸第二天下班就会塞给我两张电影票,只说去找你妈看电影去。
妈妈看到我也不惊讶,兴高采烈地把剩下的半锅玉米装到袋子里,然后电影院里娘俩像两只乡下老鼠对着屏幕呱唧呱唧啃老玉米。
看完了吃完了,妈妈拍拍胸前的玉米渣,很体面很顺便很理所当然地领着我回家,进门换鞋洗手吃饭检查作业骂孩子铺被窝,啥事都没有。
所以,童年的我,从来不认为夫妻吵架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吵呗,吵完就完了。
不过最好还是在美国大片上映的时候吵,我们小孩子也知道国产片没意思的。
很多年后,当父母离婚时,我才懵懵懂懂地意识到,也许,那些争吵过后,留下的不全是雨过天晴。
我想,大多数人对婚姻最初的理解和认识,都源自于原生家庭,从父母的相处模式中总结经验教训,要么有样学样,要么引以为戒。
我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生太长,长到再深的感情也会耗干;人生太短,短到再好的婚姻也有尽头。
所以年轻时的我不喜欢吵架,认定吵多了会离婚,不能吵。
等到陷入热恋,又有了新的理论,认为不是吵架导致离婚,而是因为没了感情才会吵架。那时那个被荷尔蒙冲昏了头的我,压根不能理解夫妻吵架:有情饮水饱,巴不得跟这个人同生共死了,哪里还舍得跟他吵?
新婚时,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吵架,不发脾气,做个温柔的女人。
但吵架这种事,就像放屁,不是主观想憋就能憋得住的。肚子里的恶气,攒多了总得有个渠道放出来。
现在还记得婚后的第一次吵架。具体缘由已经忘了,只记得吵得惊天动地,连觉都不睡了,熬夜吵。吵到最后我彻底崩溃,大哭着冲进厕所。
我们那时住在一个半地下室的小单间,厕所特别小,小到转身都困难。我当时有两个选择:要么坐在马桶上哭,要么站在洗脸池前对着镜子哭。
我崩溃之下还头脑清醒地意识到这两种哭法都不太好看,于是很有创意地做出了第三种选择,嚎啕着爬进浴缸,坐在浴缸里哭。
刚坐好有剩紧跟着进来了,我冲他连哭带叫涕泪纵横地喊了这么一段话:
“才结婚就吵架,再这么吵下去肯定会离婚的!我长得这么丑,离了婚,就再也嫁不出去了啊!!!”
(比坐在浴缸里哭更二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我上面说的那段话。二上加二,以后大家管我叫阿四好了。)
那天有剩就坐在马桶上,一边笑得前仰后合,一边对浴缸里哭成猪头的我指天发誓,说这辈子不管怎么吵架都不会跟我离婚的。
看,年轻多好,连吵架都可以这么傻这么甜。
凡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就有后面的二三四五六。。。
婚后头十年,我们为各种事情吵架,把人类发明语言之后能想得到的架都吵遍了。
没孩子闲得无聊时为邻居家的狗是公是母吵;
有孩子累得要死时为孩子发烧是因为他给冻着了还是我给捂着了吵;
心情好的时候为东北人到底会不会说普通话吵;
心情差时为你刚才那句话什么意思你们家人怎么都这么不讲道理吵。。。
急了还骂脏话,英语国骂三字经满天飞。
听上去满糟糕,其实,也还好。因为每次吵到后来,不管错在谁,他都是先服软的那个人。他哄我,我借坡下驴,然后自我批评互相道歉甜言蜜语一番。
雨后的彩虹总是格外美。
近几年我们吵架越来越少,一是头十年效率太高,把这辈子能吵的架都吵完了。以至于现在所谓的吵架,就是翻旧账,比谁的记性好。
二是中年人吵架不再像年轻人非要讲究有始有终分出个是非对错。既然吵了几十年都没解决的问题,再吵也吵不出花来。所以经常吵到一半戛然而止,都觉得有这时间精力翻旧账,还不如各自去干点啥。
但今年是例外,整个六月,我们大概把全年的吵架配额都预支光了。
最近家里事情特别多,一件接一件,压得喘不来气。
事情多,心情就差,于是频繁地跟有剩吵架。
不是狂风暴雨的吵,仔细想来甚至没有个清楚的主题。两人都是莫名的暴躁,一讨论事情就忍不住要互相嫌弃,嫌弃对方的建议不靠谱,嫌弃对方的态度不对头。于是他叽歪过来,我叽歪回去,他用冷哼以示不屑,我拍桌子拂袖而去。
隔一会儿心情好了,凑一起继续讨论前面搁下的话题,讨论讨论着一言不合,再次互相叽歪互相嫌弃,于是他再次冷哼,我再次拍桌走人。
就跟细雨连绵的黄梅天一样,因为下不利索,所以也晴不起来。
真是一对相看两相厌的中年夫妇。
我也知道,就是事多累得,熬过这一阵就好了,可还是忍不住会沮丧,很担心从此一路下坡,下坡到底。
上周末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我和有剩轮流开了二十个小时的高速,回来的路上又是吵了一路,都觉得自己态度没问题,是对方脾气太大。
到家休息了没几个小时,他便收拾东西赶去出差了。
他走的时候我在卧室叠衣服,没送他。
听见车子开走了,又后悔,觉得他这么累,好歹该让他带个好心情上路。
是的,我每次吵完架都会反省后悔,但下一轮时斗志依然,寸土不让。好像反省的那个人不是我。
周二开车接孩子放学,回来高速路上有一段修路,车子有点颠,我没在意。但那段路过去之后,车子反倒颠得更凶,颠到孩子们吓得大叫。我第一反应是爆胎,看仪表盘没显示,查气压也正常。只好慢慢开到路边,下车检查四个轮胎,都正常。
我有些担心,不知道是不是车轴出了问题,站在路边努力回忆家里的车子到底有没有买拖车服务,意识到这些平时都是有剩打理的,想给他打电话又怕他在开会。
犹豫再三咬牙再次上车,打着应急灯开下高速,一路二十迈小心翼翼往家蹭。
开拖拉机一样颠了一路总算到家,不知是颠得还是紧张得,头疼耳鸣。吃了片止痛药,正躺在沙发上两眼无神地等着药劲上来好去做饭,女儿过来,跟我说familyroom外的空调动静好大。我过去一听,真的,轰鸣。
赶紧关了空调,给homeinsurance打电话,对方说最早周四才能来。
打完电话,看到外面草地,想起负责检查浇水系统的工人到现在还没来。这家公司按合同每年开春应该过来把自动浇水系统调整检查一番。到现在已经快七月了,我打了几次电话,对方都说马上,然后不见人。
于是趁着怒气正盛,打电话过去,恶狠狠地说都六月底了,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来,我家草地都要干死了!
正说着,只听外面雨点噼啪作响,下雨了。
我和电话另一头同时陷入沉默。
挂了电话,不到两分钟,这雨又停了。我出去摸摸草地,还是又干又硬。
合着这雨,就是老天爷送来专门给我拆台的。
洗菜的时候,对着哗哗流水的水龙头发愣,想起小学时最常见的进水出水题:一个蓄水池,这头水龙头放水,那头出水口出水,问多久能装满。
那时最讨厌这种题,不是不会做,就是觉得无聊。都漏成这样了,赶紧换个新的得了,干嘛还这头进那头出的。折腾。
到了一把年纪才想明白,一个人一辈子,就只有这么一个蓄水池,没得换。
进水是体力时间爱情亲情,出水是责任义务生老病死。年轻的时候进水多,出水少,随着年龄增长,进水越来越少,出水越来越大。
到了中年,工作,财务,父母,孩子,每一处都是一个窟窿,四处哗哗漏水,堵都堵不及。
很怀念很怀念那个坐在浴缸里大哭着担心二婚嫁不出去的我,那样为一个莫名荒唐的小原因就难过得要死要活的年纪,真好,真奢侈。
给有剩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能不能赶上晚饭。他说到家得半夜了,你们吃你们的,别管我了。
我哦了一声,想跟他说你晚饭吃好点,别瞎凑合,想说回来路上能睡就睡会,别跟同事聊天,想说对不起啊,这几天总对你发脾气。。。
还没张嘴,那边急匆匆地说我还忙着呢,先挂了。
晚上孩子睡了,我自己躺在沙发上一边看老版的侏罗纪公园一边等有剩。
看到恐龙一口咬烂轮胎,车里的人尖叫不已,我安慰自己,我的轮胎好歹都没破,车子也还能跑呢。
看到男女老少被恐龙追得没处躲没处藏,我继续安慰自己,看,人家这会儿肯定不叽歪空调动静大草地太干。
看到男主角对女主角大吼快跑快跑时,我叹气自我批评,你看,那男的那么吼她她也没挑剔人家说话语气不好。
有剩到家时已经十二点多了。因为第二天我还要用车,他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检查车子。结果发现是有一个轮胎下面粘了好大一块沥青块,用工具抠掉之后车子便正常了。
原本以为要花好多钱去修,没想到轻松搞定,我感动得无以复加,抱着他的胳膊庄严发誓:我以后再也不跟你吵架了,你多不讲道理我都让着你。
他笑,说你可别难为自个了,有脾气就发吧,万一憋成个武疯子,我更受不了。
上床后我跟有剩讲了我的蓄水池理论,讲到后来有些伤感,说不知道熬到哪一天这池子就要空了。
他说怎么会呢,都不是啥大窟窿,俩人一起补,后面还有四十年,一边吵一边补,总能把窟窿都补上。
我搂着他的胳膊,想着后面还有四十年补窟窿的日子,不知是该感慨太长,还是遗憾太短。。。但想到有他陪我一起补窟窿,心里还是笃定了许多。
嗯,一边吵一边补。
图片来自网络
猜你会喜欢
一个人的旅程
一个人的路程(下)
安徽到合肥的距离
赵奋斗de
中年维基
只要有颗热爱八卦的心
鸡毛蒜皮也可以很有趣
欢迎转发谢绝非授权转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