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就是天宗穴。
操作:刺灸法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膏肓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背部,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双手扶于膝上,低头,面额抵于手背,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操作:
刺灸法,斜刺0.5~0.8寸。膏肓灸法是中医针灸学中一种传统的特种灸法,对于风湿寒性关节痛很有用。
方法:先膏肓穴以大艾炷灸,每次十三壮;再使患者平卧,取气海、足三里三穴,大艾炷各灸七壮。若需加灸至阴穴,则与灸膏肓穴同时进行,小艾炷两侧各七壮。每天一次,十五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三天。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
天髎穴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中渚穴位置:掌心向下,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主治:可治疗目眩,站力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该穴位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操作:
用手按住中渚穴或者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首长,深呼吸后按压,大约6秒后,缓慢吐气再按压.左右交替,各做5次.这样效果很明显。
阳池穴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腕痛、消渴、女性手脚冰凉。
操作:
直刺0.3-0.5寸。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关节炎等。配外关、曲池主治前臂疼痛麻木;少商、廉泉主治咽喉肿痛;配胃管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外关穴位置:正坐或仰卧,俯掌,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主治:①头痛、偏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热病。③胁肋痛,上肢痹痛,肘部酸痛,手臂疼痛,肋间神经痛。④瘰疬。
操作: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我院于年1月25日在中国广州举办三维整脊手法及影像诊断研修班!特邀请您参加!
学习内容:
①整脊手法:传授南北正骨手法绝技。快速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胸椎小关节错位,骨盆倾斜,腕踝关节错位等特效矫正手法。脊柱相关疾病的手法治疗:如眩晕、头疼、血压异常、胸闷气短、胸痛、心律失常、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痛经等病症。
②影像诊断:通过先进直观的影像检查和判读(X线.CT.MR)作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在此基础上再施以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手法,使得脊柱复位及相应脏器的疾病得以调理或痊愈。
学习费用:元(提前报名可以申请优惠元学费)
时间:年1月25-26日(24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