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一:失眠
患者男,46岁。因精神刺激,持续五昼夜不能入睡,遂见头晕、头痛,以后继续失眠不已(每晚服安眠药后只睡三小时左右),病已三月,经住院未效。
诊其舌质如常,苔白润,脉弦滑,血压21.5/15.5kPa。
处方浮小麦15克熟枣仁24克
橘红4.5克法半夏9克
代赭石30克(先煎)
竹茹10克云苓15克
甘草3克
服药六剂(一剂药煎两次服两天),血压降至21/10.5kPa,睡眠正常。
此证由肝郁不舒以致肝阳上亢,血压升高而头晕、头痛。但起病之由是精神受刺激,主要症状是失眠,故主用甘麦大枣汤加熟枣仁以养心脾而治失眠。
苔白润而脉弦滑是兼有痰,故次用云苓、法半夏、橘红、竹茹以除痰;赭石、石决明以平肝。高血压重用甘草不宜,故只用3克,另加熟枣仁以为辅助。
病案二:眩晕
患者,女,40岁。两年前觉头晕眼花,睡眠欠佳,下肢酸软乏力,胃纳尚可,二便正常。得病后屡用补气血,养肝潜阳,祛痰息风及温补等法治疗未效。
来诊时症状加剧,眩晕持续,不敢外出,若步行六七十米至百米左右则头晕加剧,需坐下休息片刻,方能继续行走。
眩晕非旋转性,无恶心、呕吐、耳鸣,头部时有麻痹感。此外,背部汗出,汗出后背部觉凉,失眠多梦。胃纳一般,二便正常,月经准期而量少,经前后腰腹痛。
诊其面色如常,唇色如常,舌尖红,苔白稍干,脉弦稍浮。
检查:体温正常,血压正常,听力正常,血象及大小便常规无异常发现,X线胸透心肺正常。
从辨证看,头晕、失眠、多梦、脉弦,即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似属肝风内动之眩晕,但历经养肝潜阳、息风等方药均无效,可见本病虽与肝有关,但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根据其每步行稍远即晕甚,休息后又能起行来看,则与神志有密切关系,故予甘麦大枣汤稍加疏肝健脾之药。
处方钩藤15克素馨花6克
麦芽24克扁豆花9克
云苓12克大枣3枚
甘草9克
2剂。钩藤、素馨花疏肝以治胁痛,麦芽亦有疏肝作用,故用麦芽不用小麦。
再诊:证候大致同前,胸胁痛已除而见腹痛,舌质红活,苔白润,脉弦。处方改为:
处方大枣6枚甘草9克
麦芽12克白芍12克
面粉1汤匙(冲熟服)
服3剂后头晕大为减轻,以后以甘麦大枣汤加龙骨、牡蛎或糯稻根、白芍、首乌之属以养肝肾,或加参、术之属以健脾,治之四月而愈,追踪四年未再复发。
病案三:头痛
患者,女,34岁。妊娠已3月,症见头痛,头部血管搏动不安,头晕,心慌心悸,手足发麻,失眠,左胁时痛,恶风寒,胃纳减,便溏。
医院神经科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患者精神负担很重,不但不能工作,且不能料理家务。
诊其面色、唇色如常,舌嫩苔薄白,脉弦。
治法拟养心脾、和肝胆,用甘麦大枣汤合温胆汤。
处方浮小麦30克大枣3枚
甘草9克竹茹9克
枳壳4.5克橘红4.5克
法半夏4.5克云苓9克
3剂后,诸症好转,心慌、心悸减少,脉弦减而寸脉稍弱。照上方去法半夏加太子参12克以益气。
服15剂后,精神转好,睡眠好,胃纳增,前额和后脑部仍有时痛,有时前额和后脑都发痒,发痒时觉舒服。头部血管搏动感觉大为减轻,心不慌,手足不麻,左胁于晚上仍有时痛。
照上方服一个月,已基本治愈。为了彻底治愈和巩固疗效,继续以养心健脾为主稍予养肝为佐。
方用甘麦大枣汤合四君子汤加枣仁、首乌,或去白术(于便秘时)加糯稻根,每日一剂或隔日一剂,再服药两个月,后顺产一婴。
病案四:关节痛
患者,女,35岁,于年7月患左腕关节疼痛,怕风,风吹则全身疼痛,特别是肩关节为甚,进一步发展至大小关节疼痛,走路困难。
至年,除关节疼痛外,全身皮肤像蚂蚁爬行,又痛又麻,坐立不安,整天难受,心慌。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血沉均正常。
年9月来诊,症如前述,舌质黯淡,苔白薄,脉细。治以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
处方甘草9克大枣6枚
面粉1匙(冲熟服)
黄芪12克白术15克
防风4.5克
因其怕风,风吹则痛甚,故除用甘麦大枣汤养心脾外,还合玉屏风散以固表,共服药60剂。
年12月18日再诊,蚂蚁爬行样感觉已消失,尚余游走样皮肤局部疼痛,关节时有轻度疼痛,仍怕风畏寒,舌黯淡,苔薄白,脉细稍涩。照前方加鸡血藤30克以养血息风。
共服50多剂,服药后有时自觉皮肤如有风出,病已基本治愈。继续服前药数10剂善后,追踪一年多未见复发。
香港施姿韵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十年发展,品牌推广遍布全国
以人为本,服务为根,品质保障,技术领先
打造百家优质加盟店,创百年优质品牌
脊康素正脊通筋治本疗法是无数脊柱病患的福音
解放脊柱疾病苦,健康中国人
脊椎是百病之源,养生保健就要从脊椎做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