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因面神经根部受刺激,出颅后颞支控制的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不断收缩和放松而引起频繁眨眼。绝大部分患者为单侧发生,偶有双侧情况出现。
2、持续的眼皮跳动
早期面部痉挛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眼皮跳动现象,面神经受到血管压迫的刺激,其脸部也会间歇性的进行抽搐,而随着病程变长,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
3、面部抽搐
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颧支面神经异常冲动引起面部频繁抽动,这一细节是自我诊断的一个标准。这个时期的抽搐常常只会持续几分钟,而且时间逐渐会变长,甚至抽搐的次数也会更加频繁。
4、嘴角抽搐倾斜
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颊支面神经异常冲动引起嘴角频繁抽动或歪斜,无法正常的语言说话,至还会出现头疼等症状,重者可累及颈肩肌肉。
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面肌痉挛的治疗
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有两类。
第一,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肉毒素局部注射疗法。口服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等),可以降低神经的兴奋性,部分病人服药时有效,可以减少抽动发作,但停药后症状重新出现,不能根治。此类药物长期服用有头晕、头痛、嗜睡、恶心、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毒副作用,有的患者甚至因副作用不能持续服药。肉毒素局部注射疗法,即把肉毒素注射于抽搐的肌肉,造成神经传至肌肉信号部分阻断,降低肌肉的兴奋性,从而减少抽搐,也不是根治疗法,疗效通常持续3-6月,需重复注射。
第二,手术治疗。目前公认的唯一的手术方式是显微血管减压术,用显微神经外科和微创外科的方法,在面神经根部找到引起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并将其松解、减压、推离、隔离,解除血管对神经根部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手术优点突出,是目前唯一的病因治疗和根治方式,既能彻底解除症状,又不造成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疗效堪称神奇。但该手术有相当的技术难度,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施行,并尽量应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以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
特别提醒,临床上,需要与面肌痉挛鉴别的疾病很多,需要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必要的检测手段。常见的易混淆的疾病有:颜面部肌张力障碍、联带运动、面瘫后面肌痉挛、抽动症等,上述疾病显微血管减压术无效。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影像检查等也有助于鉴别。正确的诊断是提高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前提,对此,广大患者朋友和临床医生应高度注意。
贾继明主任,医学硕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院脑神经疾病医学部执行主任。担任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学组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贾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脑血管病和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擅长颅神经疾患(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近%。先后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完成北京市科委及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科研课题3项。
—END—咨询电话
神经外科护士站:-
医院脑神经疾病医学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