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健康打卡迎五一,感恩回馈享好礼活动还剩最后3天,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咨询,。每天在后台都能接到朋友们的反馈,真是为大家恢复健康而喜悦!大地回春,阳气生发,生机盎然。春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季也是很多老年疾病的高发时期。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冷热不定,就极易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注意学习更多高血压知识,重新正确的认识它。血压高一定危险吗?
血压高并不是绝对的危险。
这是童老师经过30年临床经验摸索出来的,他说,一个人血压正常固然是好的,但如果血压比较高,只给患者降血压,这时更容易出现一些危险。首先为什么我们要害怕高血压,其实就是怕心脑血管疾病。其实血压升高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反应,因为心脏泵血供给全身各个组织脏器,如果血液不能供到大脑,就会出现脑缺血;没有足够的强度把血液推到手指尖,手就不会动、冰凉,就会出现一些毛细血管或中端的血管疾病,而血压升高其实是心脏对于身体变化的一种应对,比如说血压是/80mmHg,非常标准,有些人血压值只有这么高,就供不到大脑,压力不够,必须增加压力,才能供到大脑,这是人体正常的反应,叫做代偿反应。那么如果这时大家只看到他的血压,收缩压mmHg,低压mmHg,就把血压往下降,降到/80mmHg,有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所以得知道血压升高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冒然进行降血压。临床中究竟什么样的血压危险?
童老师指出,习惯性的高血压,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比如70、80多岁老年人有的收缩压mmHg,但他什么问题都没有,也没有任何不舒服,身体非常强壮,只是血压高,一问知道家里所有直系亲属血压都高,是天生的,也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什么样的血压危险?童老师认为有两条,其中一个是脉压差比较大;第二个是血压不稳,忽高忽低,有时候血压低,低压50mmHg,高压mmHg,过两天血压增高,低压变90mmHg,高压mmHg,/90mmHg作为高血压临界值,不一定被诊断为高血压,但由于血压忽高忽低,非常危险。病例
患者支女士,62岁,有高血压病史,吃完降压药维持在/70mmHg,平时头痛,耳鸣很厉害,睡眠差,最多每天能睡2到3个小时,而且有颈动脉斑块、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咨询有什么办法改善睡眠和眼睛。病例分析
眼病方面童老师建医院医院去看视网膜脱落,采取必要措施。另外,相对于改善睡眠,血压问题更严重,表面上看血压还可以,低压70mmHg,是正常标准,收缩压比诊断标准只高10mmHg,那为什么说血压问题严重,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压差太大,正常人压差在40mmHg左右,如果低于20mmHg或者高于60mmHg都不正常,此患者压差已经达到80mmHg,压差过大,如果控制不好,包括心脑血管病都有可能出现,而她的颈动脉斑块如果脱落,后果不堪设想,已经有头疼、耳鸣、睡眠差、眼底出血的情况,其实跟血压都有关系。治疗上用的药物是安宫降压丸,先把体内的危险因素解决,然后从根本上来治疗。其实当代临床到目前为止也没研究出高血压具体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60%的高血压人群都有家族史,但凡有家族史的疾病,都跟肾脏有关,肾脏管生殖发育,是遗传的关键因素,所以应该从肾脏论治。其实高血压和肾脏有关,并不是当代临床研究的,在祖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比如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泣而变色”,意思是多吃咸的东西会让血脉凝滞,面色失去光华,而吃咸东西多,也容易伤肾,这就能看出他们的关系。目前中医临床当中,多用疏肝息风,平肝潜阳方法治疗高血压,这是因为《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大家理解的比较浅,叫“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掉眩类似当今临床的高血压病,是说血压上来的时候,会看到房子都在动,眼前发黑,身体发生震颤,抽搐,头晕,眼花,这些跟肝脏有关,所以很多中医通过疏肝潜阳、息风降火这些方式来解决高血压病。效果有,但并不特别确切,因为对肝脏和肾脏的关系,没有考虑周全,肝脏在五行当中属木,肾脏属水,水生木,如果想把肝火降下来,一定要滋肾阴,不能一味降肝火,会把人的阳气降掉,适得其反,所以必须滋肾阴,补肾益精,否则会出现上实下虚的象,阳亢于上,阴亏于下。因此,支女士在服用安宫降压丸同时服用固元集来治本。.4.
童老师每日一课
中医诊断舌诊之---肝气不舒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解决方案: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各位中老年朋友们,如果有任何与疾病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或拨打热线电话,我们会详细的为您做出解答。
往期推荐
老人脑供血不足、头晕迷糊,抓住病根是关键!
-04-22
排除体内湿气,童老师教你这7个步骤!
-04-21
谷雨时节,我们如何远离此邪气?
-04-20
危害大又常见的气虚血瘀症,童老师建议这样做!
-04-18
文章部分图片与视频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