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镇一千零一页
征稿计划
第4页
念念
文丨Paul
1
过去我有位同事,他在结婚之后总是不停地在办公室里抱怨,说着“哎呀,我真的不能再胖了,不能再胖了!”这样的话。之后,他的确没有明显再胖下去,但也没有瘦起来,究其原由,似乎是妻子的厨艺成了他减肥路上的绊脚石。据说,他在饭桌上常不受自己控制,明明想着“这是最后一口”,可转身就又去厨房盛了一碗米饭,仿佛被施加魔法一般。
再往下深究,其实,他妻子的厨艺在别人看来未必完美无缺,只是,她做出来的味道特别对他的嘴巴。她最拿手的菜是千张卷红烧肉,有时还会在这道菜里加几个鸡蛋,鸡蛋煮熟后在蛋皮上划出口子,大火焖煮,让红烧肉的酱汁能够浸到蛋黄里。
他说,这道菜令他想起自己的外婆。面对着熟悉的香味,他恍惚间回到童年,回想起无忧无虑的天真岁月,回想起与小伙们们互相追逐嬉闹的时光以及外婆温暖的笑容。后来外婆去世,他的生活就此失去了一味,直到与现在的妻子相遇,第一次尝她做的菜时竟有失而复得的惊喜,他把与她的缘分当做是冥冥中注定一般加以珍惜。
说来幸运,我的父亲在厨艺也上颇有心得,一个人在厨房里鼓捣一阵后,便可将盘盘碟碟的可口菜肴端上桌,无论荤素都能做得像模像样。在外愈久,每逢回家之时心中生出的并不是“近乡情更怯”之感,反倒是“近乡腹更饥”。可实际上,真正提起筷子时并没有吃下多少,大概仅仅是嗅到这些气息便觉得美好。
我的母亲喜欢提及“年味”一词,和许多人相同,在她看来,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她与我讲述了关于她的童年。几十年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一块肉,能够吃饱已是极大的幸运,只有到了过年,全村杀一头猪,大伙都能分到一点肉,这时候,年味才出来了。挨家挨户的锅里都蒸着包子馒头,厨房里回荡着猪肉的香味。她以郑重其事的口吻向我特别说明,那时候的猪肉跟现在的不一样,无饲料喂养,一家炖猪肉,全村闻到香。
我可以想象出她描绘的画面,却无法做到身临其境,毕竟,那不是属于我的记忆。
大概初中的时候,我曾寄宿在外婆家一段时间,遗憾的是,外婆的厨艺并没有那么好,水准也时高时低,唯一说的过去的是蛋炒饭。先倒少许油在锅里热一下,接着大火翻炒米饭,看准时机再放入鸡蛋、葱花、火腿,小火翻炒,最后放入约莫一小勺的盐。我记着她的步骤与大致的感觉,如今也能做出一锅口感不错的蛋炒饭,偶尔还多添一些材料进去,丰富蛋炒饭的味道。每当盛起一碗蛋炒饭,热气在眼前升腾时,我便会记得她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
我很想我的外婆。
高中之后离家,见面的时间和机会也愈少,听说,她的记性变差了,尤其是做饭时,常常忘记放盐,水准更是不及当年。现在,我改掉了很多坏毛病,也不再挑三拣四,不再对家人做的食物苛责,孤身一人时,也自己下厨,模仿着我们眼中的大人们。
我看到的科学理论是这样讲的,嗅觉连接着大脑的边缘系统,也就是扁桃腺及海马回,它们将承载着信息的气味加以解析,这些信息会存到记忆中枢里。所以,气味与记忆紧密相连。一句冷冰冰的解释,不合时宜地概括了所有带着温度的画面,我宁愿没有看过这样的句子。我更愿意相信,是从前的某个时刻降临到生命的当下,提醒着要更认真细致的过活。
2
为了过得好一点,我也换过一次工作,捎带着连住处也换了。新的小区旁有一个幼儿园,每天清晨,总能看到这样有趣的场景,大人们拉着孩子的手三三两两地穿梭于小区的路上,仿佛每个人都携带着一个自己的MiNi版复制品。再有时候,窥见他们某个相同的动作或是言语中的神态,更有时光交错重叠之感。
印象中还有一位曾经的同事,他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习惯。每当知晓自己要加班或者遇上特别困难的项目时,他都会跑到离公司最近的彩票店买上几注彩票,在加班的同时也一边等待着当晚的开奖结果。他开玩笑说,一旦中奖,他就会把厚重的文件丢出窗外,之后给老板和领导们打电话,以小人得志的心态一个一个地调侃说:“Youarefired!”,再甩脸走人。
实际上,他从来没有中过奖,连最次的小奖也没中过,大概也知道自己没这个运气,所以买完彩票之后,他都会特别卖力地投入工作。他的工位上摆放着一家三口的照片,照片的背景是斯里兰卡的乌纳瓦图纳海滩,能看到金色沙滩、蔚蓝海水以及头顶上形状万千连绵起伏的云朵,他和妻子一同把五岁大的女儿举到胸前,在傍晚来临之前留下这样一张合影。没有完美的人生,但有完美的时刻,照片中的人笑容都刚刚好,天气也刚刚好,心情也刚刚好,一切都恰到好处。
他说带着女儿外出的确颇有不便,必须处处考虑周详,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她的习惯与视角。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旅行一直是他的梦想,与最爱的人分享旅行中新奇的见闻是一种同步成长的状态,这种状态堪称相处的最佳体验。最后他老实承认,其实那次去斯里兰卡是为了弥补他的妻子,因为工作的关系,结婚后他没有和她去度蜜月,对此,他心中一直觉得对她有所亏欠。
当你看过了这个世界的美好,那些光彩绚丽的风景,也拥有了一些看起来比较有趣的故事,这时候你再投身于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忙碌于似乎毫无意义的繁杂,你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他如是讲述着,还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年轻人,没钱的时候不要到处瞎转悠!
有个叫尼采的疯子说过,如果你知道未来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那么你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天空不会一直都是蓝色,所以需要攒一些蓝在脑袋里,在坏天气时,翻开记忆抽屉拿出来一点捏成伞的样子,举着伞行走在风雨里。
无论去向哪里,终究是要沿着原路而返的,他结束旅程继续工作。我对买彩票这类小概率事件始终保持怀疑态度,他则劝我乐观开放一些。
“我们这个社会是讲求奉献精神的,你为什么不能对我国的慈善事业奉献一下呢?又不是要你去杀人放火,年轻人,你的路还很长,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吉普!”
离职后,再没遇见过他,希望他阖家幸福以及可以中一次奖。
3
长久以来,观影的第一准则是离别人尽量远一点,因此常坐在最后排角落的位置,不过难免遇上影厅爆满的场次。记得上一次这种情况是《神奇动物在哪里》刚上映,与我同排隔着两个空座坐着的是一对年轻情侣,从电影的后半段开始,他们便在那里小声说话。
开始聊的还是关于电影的内容,大概是与哈利·波特系列的渊源,后来女孩借着动物的话题说自己想养猫,而男孩力阻。他的意思是,他们两人都有工作,分不出那么多精力来照看,再说,养猫就要负责猫的一生,这不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是一份责任。他表明他的意思后,女孩当即离开影院,估计是生气了。
虽然他们聊天的行为影响到他人观影,可我还是忍不住赞同男孩关于养猫的那番言论。曾几何时,我也仔细想过养猫的事情,无论是买一只或者是去救助站领养一只,都考虑过。
约莫小学三年级,从学校回家要经过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到了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惨不忍睹。冬季的下雨天,傍晚放学,我披上雨衣坐于摩托的后座上,穿过那条路时,几乎是一闪而过的一个渺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眼睛,它浑身上下都是黑漆漆的泥巴,在雨里匍匐挣扎着。起初我以为是只老鼠,它的身躯太小,后来我在脑中反复推敲,终于确定它是只猫,也许它也可能是只狗,可我更愿意相信它是猫。不知道它是否活了下来,总是后悔,当时我该跟大人们要求收养它的,只是我的反应太慢。
如果真的养了一只猫,你们彼此都会成为对方生命的一部分,而明显的是,你势必会承担的更多。你要给它喂食和铲屎,有必要医院,为它添置一些小物件,还要花掉大把时间陪它。想到这些,我便觉得养一只猫的繁琐真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媲美结婚生子。
当然,猫也会有礼物回馈给你,或许是跳到你手边,伸一个懒腰,向你展示它柔软的肚皮,或许是在你怀里撒个娇,让你抚摸它的毛发。总之,与狗不同得是,猫仿佛拥有着独立人格,与猫相处,更像是与一个伙伴相处,有时自己也要做出让步。在我看来,如果狗是武士的话,猫一定是忍者,他们优雅轻盈,即便是四处流浪也不会是一副可怜模样,而是把旅程当作是冒险,就算是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也会想要努力活下去,是积极向上的感觉。
前段日子的某个下午,一连看了两部关于猫的电影,分别是《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和《流浪猫鲍勃》。一旦猫进入了一段故事中,他们就不仅是道具这么简单了,更像是一个窗口,故事中的人通过窗口与这个世界有所联系,从而不至于陷入绝望孤立无援的境况,也与身边的人产生了无比美好的记忆。从这个层面上说,猫成了神的化身,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救赎。
总有一天,我也会养一只猫。
尽管,我在心里已经养了一只,幻想过许多和它相处时的场景,似多年旧友。
4
上次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把水灌进了耳朵里,因为没有擦干净,紧接着是炎症,头疼耳鸣也接踵而至,以至于在睡觉的时候都觉得有虫子住进了耳朵里哼哼不停嗡嗡作响,连做的梦也变得奇怪异常。
梦见广阔无垠的雪地里,你站在10点钟的方向,朝着我大声呼喊,尽管在我的视线里你只是一个遥远的小点,可声音却清清楚楚。我向你跑去,雪实在太厚,拖住我的脚,我拼命地移动身躯也未能前行,和你的距离也丝毫不见减少,当我扭头回望,惊奇发现身后的确刻录下了长长一串足迹。
此时,你的呼喊声更清晰了,你还解下了那条红色围巾,露出了雪白脖颈,在风中卖力地挥舞着,犹如天地间的一团火焰。我动弹不得,心里很是着急,身体也被冻得冰冷,脚下的雪似乎是流沙,愈是着急愈是令人深陷,如此不堪的境地愣是把自己给急醒了。这才明白,原来觉得冷,是因为自己把被子蹬掉了。
回想这个梦很久,记得所有的细节,唯独忘了当时你在喊些什么,是我的名字,还是让我跟上之类的话语,似乎都不是,或许是耳鸣在梦境里回荡造成的错觉。
距离你飞走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不曾收到你的讯息,每天都觉漫长,却也不敢打扰你。好像自己是手握石头站在岸边的盲人,如果扔出石头,听见落水声则代表可以弯腰取水,值得庆幸,可如果没有任何响动,那面前该是什么呢,是让人恐惧的望不到底的万丈深渊吧。
于是,幻想了一个故事。你因为天资聪颖又过分美丽,被派遣去了银河系之外的星系,穿梭于浩瀚星河,通讯限制的关系,你给别人发送的讯息要等到很久以后才能达到地球,想念你的人也只有在晴朗夜空抬头仰望稀稀拉拉的星辰,也许连你的方向都弄不清。在漫长时间里,你总是凝视着地球的方向沉默着,无法不沉默,你是如此的孤独。
去年冬天,晴天似乎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多得是分不清上午和下午的灰蒙蒙的阴沉天气,时不时飘来的一阵冷雨顺带着会把心情也降到低温状态。
记得在某个午后,我躺在床上睁着眼不想起来,什么都不想做,脑袋里和肚子里都是空空如也。你打来电话向我问好,可惜我这里的信号太差,说话一直都断断续续的,我也不知道该和你说些什么,直到最后,你忽然说了一句,“你对我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一瞬间,我意识到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被你唤醒,有想哭的感觉,如同寒夜中的流浪者寻到一处亮着灯的温暖小屋为他敞着门。挂掉电话后,忽然想要重新的认真的开始活着,珍惜每个时刻,将自己捯饬得干净整洁,好好吃饭,努力地去做一直拖延着的事情,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像样子。真是不可思议,你轻轻的一句话,我就能转眼变成另外一个人。
但只要一想到你的处境,我便觉得无比难过。十二岁的玛蒂达曾经问杀手莱昂,“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也许大家都要经历一些格外艰难的时刻。你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我想也许是有的,否则怎么会有感同身受这个词,发明它的人未必是在说谎。我总觉得,自己可以多多少少理解你一点,仿佛我们都游离于这个世界的边缘,徘徊在某处难以抽身。
看过天气预报,我这里就快放晴了,你的城市还要下一阵子雨,请你稍微再坚持一下。我能想象一个温柔明媚的大晴天,你穿着和服走在樱花盛放的小径的美好模样,很想亲眼见到。我不相信神明,但会为你祈祷,希望你快点好起来。
5
整理旧照片时,看到由湖水远山森林以及飘忽不定的云朵堆砌成的广阔天地,忍不住怀疑自己当时置身其中的真实性,只好努力地把记忆倒带回去。
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开始不自觉地大口喘气,某段时间内头疼欲裂,吃过几颗药丸方才有所缓解。烈日当空,可风吹在身上是冰凉的,天空也蓝得那样的不真实,犹如另一片深海。总是想要喝水,但嘴唇还是会干裂,而水也永远煮不透,喝下去有难以形容的粗糙感,密封零食的包装袋也会变得胖胖的。
大街上不停的有人朝你走来,询问你是否需要饰品或兑换钱币,一步一叩首的朝拜者也随处可见,看到那些澄澈纯粹的眼神,即便是无神论者,也会打心底生出敬畏来。
那是截然不同的世界,令人变得安静,好像呼吸连接着整个空间,和湖水涟漪树叶摇摆是同步的。一个人时也不觉孤独,因为可以感受到来自自然的拥抱。尽管疲惫,依旧忍不住向前走,有一种错觉让人心甘情愿地坚信不疑,未来一定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一定有着什么。
旅行的确令人收获颇多,可日常的生活也不见得毫无可取之处。
某个雨夜,一家羊肉馆的门前停着一辆面包车,后备箱门开着,有只羊被锁着,它前半个身子在车上,后半个身子在雨里,被冻得瑟瑟发抖,它努力地想要跃起钻入车中。城市中,这样的画面很难见到,见到了也让人觉得不好受,食物链的顶端总是恐怖的。
清晨等待地铁时,有位戴眼镜的大叔忽然引吭高歌,引得众人侧目,他唱了五分钟左右,分别是《同一首歌》和《超越梦想》,大家想笑可又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笑出声,只好当他不存在,他并非街头艺人,虽然有打扰别人的嫌疑,可不得不承认,有那么几十秒,他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有趣。
街边有时能碰到不少乞讨者,那是一张似乎是被硫酸毁容的面孔,也许也是从火灾中幸存,五官已经难以辨认清楚,他在那里卖力地弹着手中的吉他,他的出现令人恐惧揪心且感动,也证实了现实的残酷。
从某栋楼的某处窗口望着城市时,远处的高楼便是由一个又一个窗口拼接而成,密密麻麻得要让人喘不过气,白鸽在傍晚五点时成群飞翔于建筑物之间,它们的翅膀舞动于夕阳之下,犹如自由高贵的战士。
我听到过一个说法,叫作将琐碎的生活过成诗。琐碎是琐碎,诗是诗,而诗又是较为主观的东西,无情的是,大多数的琐碎无法成诗,即便是成了,也只是在自己眼中成了。倒不是说我反对这种说法,而是觉得,能不被琐碎所扰,是因为生活里有自由的空隙,这些美妙的空隙可以让我们将各种有趣以及梦想填充其中。这些空隙需要凭借努力争取,才会多少有些意义,否则只是虚度。
愿那些生活的琐碎都能成为我们心中念念不忘的诗。
编辑\一回
图片\DaniellaWitt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