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赐圣地四姑娘山作家荟原创文学

文/读红尘

假如可以用最巧的手把她画下来;假如可以用最好的技术把她的美定格下来;假如可以谱写最美丽的诗句去赞美她;假如可以施展天籁的声音去歌唱她,我都愿意。只是,这一切我都不能够。我只有走近她,靠近一些,再近一些,哪怕只是遥遥的对视。

六月初,我们揣上四川盆地的温度,向被冠为四姑娘圣山的高度出发了。

一、艰难翻越巴朗山

巴朗山是去小金县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极像一道进出四姑娘风景区的门户。后来听到一些关于巴朗山的传说故事:巴郎老人有四个女儿,邪恶的墨尔多山神对他的女儿们心怀不轨,巴郎老人便与墨尔多山神决战,后战死。死后化作巴朗山继续保护四个女儿,其中就包括四姑娘。

我们驱车穿过崇山峻岭,相向而行的湍急河流告诉我们海拔一直在上升。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巴朗山脚下,越过巴朗山就算到四姑娘山风景区边缘了,我们都有了一些小激动。

汽车盘旋而上,山势愈来愈陡峭。感觉耳鸣头疼,有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回望刚才从它们狭缝中穿过来的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此时一律的低矮了下去,云雾如纱如烟,或缠绕在山腰,或徘徊在峰顶。“嗖嗖”的凉风从陡峭的山崖下直冲上来,随车窗的缝隙挤进车内,我们好像被巴郎的巨手托起置于千仞之上。

我们已经站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处。汽车渐渐被浓雾包裹,周围一片混沌,只有从前边忽明忽暗的汽车尾灯中感觉我们还行驶在路上。路边不时有停靠下来的汽车,打着的闪灯像魔兽闭合的眼睛,显然有小心的人停下来等浓雾散去再出发。我侧耳听后座一路高谈阔论的君和玲还在小声嘀咕着,显然她们没有觉察到危险,“速度哥”开车倒是特稳重,这也让她俩特放心吧。但我还是要不停地叨咕:慢点,小心,要不要也停下来歇息一会儿?他没有说话,神情凝重,眼睛紧紧盯着前面那辆车的尾灯,缓慢的前进。

穿过七千多米漫长的巴朗山隧道,眼前便光明起来,我们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二、金子街的藏民同胞

四姑娘山风景分散在三条沟:双桥沟、长坪沟和海子沟。以时间安排,我们一行决定先找到住宿安置好行李,下午去相对不费时间的双桥沟。

导航指引我们到了长坪沟景区服务中心附近。有抱着雨衣、防寒衣、太阳帽的藏族姐姐婶婶们问我们有没有需要的东西。也许是在其他景区被人围攻式的销售弄怕了,连连摇手赶紧躲掉。但奇怪的是,她们并没有往我们面前靠,时不时还笑着说:“哦,哦,你们有呢。”

两三个藏族大哥聚在一处闲聊,他们热情的向我们介绍出游路线建议。有一位大哥向我们推荐他家的住宿,说是在金字街。我们事先已有了住宿目标就婉言谢绝了,他给“速度哥”递了一张名片,还给我们指引要去的地方。后来还靠了这张名片,因为朋友给我们联系的那一家客栈临时搞装修,我们通过名片联系上了刚才那位大哥。

从长坪沟景区服务中心对面斜坡上去,就是金字街。

在金字街走一趟,你准会觉得这条街与那个金字街的名字特名副其实。造型别致且独具藏族风格的民居,胜似一栋栋小别墅,彰显了居民的富足。看看小楼门楣上的设计命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见山.印枂”、“巴郎部落”、“九月.山间”、“在这里客栈”等等。你不得不赞叹不仅有些诗意,还个个都是金字招牌。

诱人眼球的客栈就优雅的伫立在那里,没有主人出来揽客,只要你愿意就走进去好啦。街道上很安静,清晨,马蹄的哒哒声和铃儿的叮当声会把你从睡梦中唤醒。拉开窗帘,玻璃上已涂了一层薄雾。推开窗户,一股寒凉扑面而来,甚至会让你激灵灵打个寒颤,这里昼夜温差太大,即便是夏天,晚上也只有几度的温度。这里不论季节只要视线允许,都能眺望到远山山巅那皑皑的白雪。

傍晚,街道上才有了一些喧嚣嘈杂的声音,各个景点的游客络绎不绝的归来了。街口支起来一个烤羊架子,一个藏族小伙子不停地转动烤羊架,羊肉在炭火的炙烤下渐渐地变得油亮亮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羊肉快烤熟的时候,穿着漂亮民族服装的藏族姑娘们,围着烤羊载歌载舞,美妙的歌舞和烤羊肉的香味把游客们吸引过来了,大家可以一边与她们歌舞一边享受美味。八点半,音乐声便戛然而止,街上的人慢慢散去,金字街又恢复了宁静。

藏族大哥家在这条街上如他们家的人一样普通,夫妇俩很善良。家里装饰不豪华但干净,一楼主要是用餐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吧台上放了几盆绿植,爆盆的多肉长得特别硕大茂盛吸引人,大家啧啧称赞。二楼三楼是客房,三楼还有用玻璃瓦盖的休闲厅,可以在那里瞭望喝茶看书聊天。这里也养了好多绿植,还有些开花的植物,海棠、月季开得一片火红。

一楼的墙壁上有一些奇怪的图画,女主人告诉我代表的是吉祥平安。嗯,我知道这个民族是多么的崇尚平安吉祥了。那些寨子墙体上诸如“卍”这样的符号,还有房顶上四角的尖顶;那些标志建筑、特定场合飘扬的经幡;他们送给客人那随口而出的“扎西德勒”的语言,不都是在祈求吉祥平安吗!

三、走进原始森林

去双桥沟那天下午天公不作美,在回程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我们只有坐观光车走马观花了,有好几个景点都没有去。不过,由于气温骤降,头天晚上降下的雪花把松林染成了一片银白,让我们体验了一回林海雪原的美景。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准备向“长坪沟”出发。主人家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早餐,藏族大哥又嘱咐了路上一些注意事项。中午只能在森林中野餐,女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大包吃的东西。

服务中心的观光车把我们送到长平山沟口,走下观光车,迎面是一喇嘛寺,飘扬的彩色经幡,雪白的寺庙在苍翠的森林背景中特别醒目。大悲咒的佛歌音乐声把我们带进了长坪沟的原始森林。

游览长坪沟可以选择两条道,一条是徒步走栈道,一条是骑马走的马道。我们选择了前者,想近距离的抚摸这片奇特浩瀚的原始森林。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进入长坪沟的第一站是头道坪。逶迤连绵的栈道在森林中向前延伸,忽而下行,我们的脚步轻快的在纯木质结构的栈道上踏出很有节奏的响声;忽而上行,我们手扶栏杆一步三抬头的数阶梯。

偶尔,一棵巨树的臂膀就横到你的头顶,让你跃跃欲试想攀住它,可伸开手它却距离你很高;或者两棵参天古柏并排于栈道两侧,老远看去像是拦住了去路的一道门,近前时门却早已为你打开。

浩瀚的森林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地面上不时有横卧的古树,它们的枝干与周围的山石一样长满了绿茵茵的苔藓,成为一道原滋原味曲径通幽的风景。好些树上悬挂着一些网状的淡绿色的植物,开始我们很好奇,总想扯一些下来看看,但总够不着,沿途见的多了知道这是“松萝”,只有海拔和空气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生长。

一条湍急的溪流从山里面流淌过来,时而迂回舒缓、时而狂放奔腾、时而从高处猛冲下去,砸得下面那一潭水如掀开盖的啤酒,栈道若即若离沿这条溪流修建,溪流用它特别的音乐节拍,或低吟浅唱或跌宕起伏,或轻盈欢快或高亢激越与我们相伴。

雪山则是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lcjc/9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