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头晕、耳鸣、烦热失眠,许多中年并不陌生。尤其是部分高血压患者,对这些症状可能早已司空见惯。对于这种现象,我国明代有一则古方,叫做归芍地黄丸,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该方的组成包括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滋阴清热、滋补肝肾。这就意味着,对于人到中年,以及中老年人所出现的头晕耳鸣现象,可以从滋补肝肾阴津、养血益气的角度治疗。
这道古方出自明代医学家秦景明所记载的《病因脉治》一书。经过几百年的临床实践,它的药效早已被世人证明。不过,此方制作起来稍显复杂。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几味主要原材料来进行替代。
准备当归和白芍各9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6克,柴鸡克,生姜1块。白芍和当归以及熟地黄一起装入炖包中,柴鸡洗净剁成块,生姜洗净拍散。将这些食材一起放入炖锅中,添水大约毫升,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煮到鸡肉烂熟,取出药包,吃鸡肉喝汤即可。每天一剂,每周2剂。
正如前文分析,肝肾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高血压、烦躁、腰腿酸软、口苦咽干、失眠盗汗,调理的时候首先要养血。当归补血活血,功效卓著。白芍作为另一个君药,有平抑肝阳、滋阴止汗、理气柔肝,对血热阴虚有效。熟地黄专入肝经和肾经,滋阴效果特别好,还可以添精补髓、养血润燥。总之,这些药材联合作用,仿佛给身体下一场春雨,令内环境不必干燥,能有效改善症状。
微门诊∣你手机上的健康顾问长按,识别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