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四点半,今日由王成远医师讲解“警惕颈源性耳鸣”
从一个病例说起
患者袁某,女,右耳耳鸣3年,听力减退。曾于耳鼻喉、神内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头针,耳针治疗,效果不明显。
患者耳鸣时大时小,劳累紧张时加重。
患者同时有腹胀不适,消化不好,头晕头痛,焦虑。
中医传统辩证诊治
?耳部为少阳胆经循行部位。
?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为少阳病主证。
中医上考虑少阳病脉证,给与小柴胡汤口服,患者耳鸣症状略减轻,但效果仍不满意再次认识耳鸣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并不是一种疾病。
?所有改变听神经周围神经血管功能的刺激,均可引起耳鸣。
引起耳鸣的原因
?耳部的疾病:内外耳道的疾病、炎症等。
?全身代谢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长期工作在高强度噪音性环境
?血管性疾病听神经相关部位血管神经症状
?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血管系统功能适应性差)
那这个病例呢?
首先她经过了耳鼻喉科的检查,排除了内外耳及相应区域的病变
神经内科检查排除了脑内和脑神经本身病变
内科未见糖尿病和贫血
没用过有引起耳聋的毒性药物
生活规律
中医内科给与相应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再次定位
解剖入手仔细检查
在相应的部位进行仔细触诊,发现,同侧的颈椎肌肉张力明显上升,右侧颈动脉搏动较对侧强,按压颈动脉时,耳鸣症状可改善。
故考虑为血管神经紧张引起的耳鸣。
在颈椎相应区域给与针刺治疗。
患者诉效果明显。
一周后耳鸣几乎无法被感知。
颈源性耳鸣
迷路动脉的各个分支在到达耳蜗和前庭器官之前,都要经过扭曲或螺旋状行走,这种解剖形态特点,决定其较易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耳鸣和耳聋。颈部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紧张位移,就会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或迷路动脉血管反射性痉挛,从而导致内耳血循环急、慢性障碍,引起耳鸣和耳聋。
结束合影
亮点自寻
特色诊疗部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