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失语、肢体无力
恐慌不已
来自江西孙先生,在石岩开饭店,年10月6日上午,他一如既往地到饭店准备食材,突然间,右手上的菜不知怎么地就滑落到地上,右侧肢体的力量好像瞬间被抽空似的,一点力都使不上、还伴有麻木感……
让孙先生更恐慌的是,接着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立马让家人送他到宝医(集团)二院(医院)急诊科就诊……
其实孙先生已经反复头痛了40多年,以双颞、额顶部阵发性头痛为主,一直没找出原因,自己也没多在意,就在三天前头痛复发了,并伴右耳吹风样耳鸣,做头颅CT平扫检查并未见异常,没想到竟然会严重到失语及右侧肢体“偏瘫”了……
孙先生这到底怎么了?
急诊科医生为孙先生诊查后,头颅CT平扫依旧未显示异常,遂收住脑科三区治疗,初步诊断是:1、言语困难、右侧肢体乏力麻木查因、急性脑梗死?2、头痛查因:偏头痛?
入院后,接诊的陈艳斌医生立即予孙先生分别行头颅MR及CTA(CT动脉造影)检查,MR提示孙先生左侧桥脑急性腔梗,CTA提示右侧颈动脉不规则狭窄,左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仍需DSA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孙先生无疑是幸运的,医院引进最新的荷兰飞利浦DSA刚好开始投入使用,它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解决了MR、CT等检查所达不到的高度。
DSA帮他“揪”出了
困扰40多年的病根
10月10日,脑科三区在叶华卫主任团队支持下,为孙先生实施了经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10
日
10
月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中
术中明确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呈串珠状改变,确诊为颅内血管夹层。
颈总动脉造影提示
左颈内动脉闭塞
1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
右颈内动脉颅外段串珠状狭窄改变.
2
椎动脉照影提示
后交通开放代偿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终于,困扰孙先生40多年头痛的根源真相了,也为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证据。
果真,孙先生在双抗、强化他汀及补液扩容等治疗后的第三天,就可以开始说话了,右侧肢体肌力也逐渐恢复,一个星期后能与他人较为流畅地交流,肌力同时恢复了七、八成。
但每每回想起发病当天,孙先生仍心有余悸:“如果我的下半生不能说话、一边手脚动不了的话,生活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真的非常感谢脑科三区的医护人员。”
目前,孙先生仍在脑科三区康复中,即将出院。
孙先生是脑科三区首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脑科三区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为今后该科进一步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石。
科普时间
可能很多人还是不了解DSA在脑血管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作用,所以,小编特地请来了参与孙先生手术的陈力行医生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陈力行
主治医师
熟练诊治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在神经重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熟悉介入神经放射的常规手术。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患者检测的同时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部分影像的技术。
它不但能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评估动、静脉的血流量,侧支循环情况,为诊断脑血管疾病提供有力证据。
特别是在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评估,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病变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同时也是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础,明显优于颈动脉彩超、颅脑CTA、MRA等检查手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脑血管病变判定的“金标准”。
医院(集团)脑科中心
脑血管救治团队专家简介
叶华卫
脑科中心副主任
从医25年,是广东省内开展脑血管高精尖诊疗的少数专家之ー,现任医院(集团)脑科中心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首届全国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卒中学会常务委员。
叶华卫副主任带领的脑血管救治团队:年7月,开展深圳首例“急性脑动脉主干闭塞、机械取血栓、脑血管再通手术”,将深圳急危脑中风治疗由单一药物治疗,直接带入到“脑血管取栓再通”的时代。已挽救大批重症脑中风病人的生命,提升了深圳市在省内、甚至国内在急性脑卒中诊治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年3月,实施深圳首例的脑血管复合手术,救治ー位罹患脑血管畸形颅内大出血的青年于两周后治愈出院。中国科学院赵继宗院士认为,这种手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开展的脑血管微创介入手术,填补深圳市多项技术空白,手术数量、病种、难度居深圳市前列。
特别提示
如有像孙先生这种反复头痛的朋友们,千万要重视,尽早查明原因,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有需要可以电话咨询或通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