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头痛,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头痛只是个小毛病。殊不知,颅内脊索瘤的常见症状就是头痛。脊索瘤是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平均可达3年以上,约70%的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在胚胎期间,脊索上端分布于颅底的蝶骨和枕骨,部分达到颅内面,并与蝶鞍上方的硬脑膜相衔接,在枕骨部分可达该骨之下面(即舌咽面),一部分亦可位于颅底骨和咽壁之间。脊索的下端分布于骶尾部的中央及中央旁等部位。因此脊索瘤好发于这些部位,尤以颅底蝶枕部和骶尾部为最多见,脊柱型者次之。
颅内脊索瘤的临床表现可因肿瘤部位和肿瘤的发展方向而有所不同
1、鞍部脊索瘤:垂体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阳萎、闭经、身体发胖等。视神经受压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以及双颞侧偏盲等。
2、鞍旁部脊索瘤:主要表现在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其中,以外展受累较为多见,这可能因为展神经行程过长,另外,展神经的近端常是肿瘤的起源部位,以致其发生率较高。一般均潜在缓慢进展甚至,要经1~2年。脑神经麻痹可为双侧,但常为单侧,难以理解的是往往在左侧。
3、斜坡部脊索瘤:主要表现为脑干受压症状,即步行障碍,锥体束征第Ⅵ、Ⅶ脑神经障碍,其中,双侧展神经损害为其特征。
4、广泛型:病变范围广泛,超出以上某一类型,甚至延伸至颅底移位区域,具有以上相关类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
5、并发症:由于肿瘤发生于颅底,可引起交通性脑积水。如肿瘤向桥小脑角发展,则出现听觉障碍,耳鸣、眩晕。脊索瘤起源于鼻咽壁近处,常突到鼻咽或浸润一个或更多的鼻旁窦。引起鼻不能通气、阻塞、疼痛,常见有脓性或血性鼻分泌物,也因机械性阻塞、致吞咽困难,鼻咽症状常在神经受累之前出现,必须切记查看鼻咽腔有13%~33%的机会看到肿块。
脊索瘤可以这样治疗
脊索瘤解剖位置深,手术暴露困难,加之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人来诊时肿瘤已经广泛侵犯颅底,因此手术难度较大。由于脊索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常规放疗通常只起到姑息性治疗的作用,放射外科的长期疗效仍不明确,因此,内镜下经鼻和(或)口入路的颅底外科手术仍是本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
1、常规放射治疗:是外科治疗的辅助治疗。
2、放射外科治疗:包括γ-刀、质子刀和X-刀等。特别是质子刀可采用大剂量分割治疗,综合放射外科和常规放疗的优点,显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适用于手术后神经血管重要区域的残余肿瘤。
3、其他治疗:包括热疗、90Y局部埋藏治疗及化疗等,但疗效不肯定。
4、药物治疗:化疗药物一直被认为对脊索瘤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将靶向药物应用于脊索瘤的治疗中。靶向治疗用于脊索瘤可能有很好的治疗前景。
贾文清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神经外科出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周三下午周四下午(会诊门诊)擅长疾病脊髓疾病/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胶质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