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姜良铎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本文受访专家:
姜良铎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医院内科体质门诊副主任医师
小编导读
夏秋换季最容易生病,中医经常会讲四季养生,换季时期如何保养自己呢?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姜良铎,结合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的养生,教给大家如何平稳度过换季时节,而且他还带来了三个独家秘方。
立秋养生:湿转燥
姜老介绍,立秋(8月7日—8月日)到了,表明这时天地之间的阳气已经开始敛降,太阳出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这时大暑刚过,人体内还处于一种暑湿的状态,此时很容易出现外感秋燥和内伤暑湿合而为病,也就是外部环境的燥和身体内湿兼杂。
湿转燥的症状表现:鼻塞头痛、咳嗽喉痒、瘙痒脱屑、干燥不泽、皮肤皴裂、大便粘滞、口干、脘痞、胸闷、身重。
??良方:大蒜马齿苋水
做法:大蒜一头、马齿苋一把,加水煮烂即可。
注:如果您有咳嗽,还可以加入甜杏仁,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如果您有腹泻,可以加入酸石榴皮,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功效。
处暑养生:热转燥
姜老介绍,处暑(8月3日—9月6日)其实是出暑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三伏也正式结束了,所以秋燥更加明显。但此时的人体内仍有夏热之余气,也就是燥与温热结合侵入人体。
热转燥的症状表现:头痛身热、干咳无痰、鼻干唇燥、咽喉干痛、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心烦口渴。
??良方:桑叶梨皮饮
针对处暑时节,如果您有热转燥的症状,可以用桑叶梨皮饮进行调理。霜桑叶清热润肺,生地、茅根、芦根清热生津,养阴润燥,梨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
用量:一人一天可加入梨皮一个,霜桑叶10克,鲜白茅根30克,鲜芦根30克,鲜生地6克,水适量。
做法:共同煎煮半个小时即可。
白露养生:燥转凉
到了白露时节(9月7日—9月日),此时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外界凉邪乘虚而入,容易生病。这个时候,燥与凉结合侵入人体,就是凉燥证。
燥转凉的症状表现:两胁串疼、胸满气逆、干咳连声、耳鸣鼻塞、恶寒无汗、头疼身热。
??良方:葱白杏苏饮
用量:每人一天的量是杏仁6g、苏叶6g、梨皮一个、陈皮6g,葱白3寸,生姜3片、大枣5个。一定要用带根须的葱白,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更好。
做法:共同煎煮10分钟即可。
另外,专家介绍,杏仁对平稳度过换季时节有帮助,杏仁分为北杏仁和南杏仁,北杏仁是苦杏仁,一般都是药用,苦杏仁有毒,需要去皮尖处理,平时食用都是甜杏仁,但是用量每人每天不要超过10克。
本文来源:BTV养生堂,分享自云南中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责任编辑:小淇()
今期推荐
肠胃调理百科用中医的方法,让肠安胃和,一起来学习吧。
▲长按北京白殿疯医院挂号白癜风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