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听语音再看下面文章
1、前额白发:脾胃失调前额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调理好脾胃对防治前额白发大有帮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
对策:可以经常煮一些姜丝粥喝。原料很简单,就是鲜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时候,把鲜姜切丝和粳米一起下锅煮至稀烂,早晚饭时可趁温热喝上1~2小碗,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些芝麻盐。
鲜姜辛温,具有散寒发汗、温胃镇痛、杀菌抗炎的功效,用它治疗虚寒型胃炎、溃疡型胃炎都有不错的疗效。
2、两鬓斑白:肝火旺盛两鬓对应的脏腑反射区是肝胆,肝胆火偏盛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爱生闷气的人,常伴有口干、口苦、舌燥,眼睛酸涩等症状。这是由肝胆火旺引起,进而致使脾胃受伤。
对策:这种情况,患者吃饭时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点八宝粥、莲子粥、莲子白木耳粥、莲子心茶、玫瑰花茶、山楂茶。如果口苦、口干严重,可多吃莲子心和苦瓜。
当然,情绪不好也是引起上火的原因。所以,此类白发人群要保持轻松心情,最好能进行一些可以增加生活情趣的文体活动。
3、头顶、后脑白发:肾气不足后脑勺对应的反射区是膀胱经。膀胱经虚弱的患者,常伴有尿频、遗尿或尿失禁、小便不畅等症状。因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所以,这类患者较之常人不易憋尿。而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对策:益肾的饮食应男女分别对待。
男性宜食用动物肾、狗肉、羊肉、鹿肉、麻雀、黄鳝、泥鳅、虾、公鸡、核桃仁、黑豆等。
女性不妨食用干贝、鲈鱼、栗子、枸杞、首乌。
当然,以上食谱,男女患者也要根据自己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有所选择。
白发变黑食疗方
饮食俗话说“内调外养”,饮食内调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促进作用,想要拥有乌黑秀发,就必须从饮食做起。
1、黑豆黑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成分。常吃黑豆,可以调节人体的雄性激素水平,减缓易掉头发,加速头发生长。并且由于黑豆含有黑色素,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络氨酸酶,帮助白发变黑发。
2、黑芝麻黑芝麻作为食疗品,有益肝、补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作用,是极佳的保健美容食品。
黑芝麻富含生物素,对身体虚弱、早衰而导致的脱发、掉发效果最好,对药物性脱发、某些疾病引起的脱发也会有一定疗效。
3、核桃核桃有乌发、使皮肤光润的作用,古代的医书当中对核桃更有这样的记载:“通经脉,黑须发”。
因为“发者血之余”,血旺则发黑,而且核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活性。
白发变黑小偏方疗法一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3把)、核桃(2个)、大米(2把)、红糖,另外核桃也可以换成花生米(这是两个人的量)。
每天坚持喝一碗,连续喝三个多星期。
疗法二用桑叶、侧柏叶、苦丁茶,三种各10~20克,熬成药水之后洗头即可。经过两三天,就能发现新生的头发。
桑叶、侧柏叶在药店里,估计也就几元一斤。苦丁茶,到茶店买那些碎了的会便宜一些。晚上泡头5分钟就可以了,两三天就可以看见新生的头发,坚持一点时间,头皮组织会不断的修复,不断地重新开始长发。
找到了长白发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问题哦!
如果亲以上区域头痛的,或者头部不同区域白发的,可以艾灸不同穴位来调理前额痛,还是后脑勺痛,是两边都痛,还是偏头痛,都要问清楚,因为中医认为头痛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医里是按经脉来划分各部分的头痛。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可以先用大拇指找到头部的痛点,然后边揉边推,先把里面的筋给推开,再赶紧揉外关穴,头痛马上就能缓解。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取穴:清冷渊天井穴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
清冷渊穴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天井穴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取穴:陷谷穴内庭穴公孙穴京骨穴足三里穴
京骨穴
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
取穴:风池穴阳陵泉太冲穴足窍阴
足窍阴穴
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太阳穴风池穴阳陵泉穴头维穴陷谷穴
头维穴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头维穴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6、头顶痛:属厥阴肝经病,先从肝经论治灸百会穴太冲穴合谷穴。
7、后头痛:属太阳膀胱经病。取穴: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足三里合谷穴曲池穴昆仑穴。
风府穴
位于人体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昆仑穴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对侧
8、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
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
舌红阴虚怕冷阳虚(复习郝姐的舌诊课程哈)
取穴:复溜太溪
10、一侧头痛: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
类似于圆运动的左升右降
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
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
左:筑宾穴曲泉穴
筑宾穴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曲泉穴·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右:尺泽穴复溜穴
11、酒后头痛:十指梳头,特别是两侧胆经。其中率谷穴治酒后头痛有特效。
率谷穴
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12、头痛失眠看手机多灸印堂上星穴
上星穴
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13.头痛眩晕症(例假坐月子等引起的头痛)百会穴上星穴身柱穴至阳穴肝俞穴脾俞穴
至阳穴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如何找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看下面这个图
郝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