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女性如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颈部僵硬、耳鸣、眼胀等症状,应警惕颅内静脉窦血栓,医院进行检查。
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漏诊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占全部脑血管病的1%。正常情况下,血液经动脉流入大脑,再经静脉流出大脑,颅内静脉窦血栓发生以后,血液经静脉流出受阻,导致颅内高压,脑静脉淤血和脑组织受压缺血、缺氧,继发脑缺血坏死和出血损害,最终导致病人昏迷甚至死亡。
颅内静脉窦血栓由于起病隐匿,因而常被误诊、漏诊,具有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早期血栓形成时,由于颅内静脉窦没有完全阻塞,同时人体又有一定的代偿能力,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在血栓逐步增大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轻微症状。只有血栓延伸到一定程度、突破人体代偿极限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总的来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颈部僵硬、耳鸣等。
高发人群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发病是由于服用避孕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此外,月经周期不正常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使用各种中药或西药调理后,也容易干扰身体内分泌平衡,导致静脉窦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80%的病人可控制症状
“目前,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一旦诊断正确,80%的病人能够控制症状,并生存下来。”医院最简单的诊断办法是通过眼底镜检查。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80%至90%的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CT都能诊断。血管造影检查是颅内静脉窦血栓诊断的最终金标准。
专家介绍:“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更重要,对症治疗是减轻症状和挽救性命,对因治疗决定了疾病能不能真正有效控制和预防复发,这最为关键。诊治流程是,首先判断是不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如果确定诊断,同时进行病因诊断和诱发因素的查找,治疗过程中必须去除诱发因素。不同病因的患者治疗流程不一样,治疗时间也不一样。”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