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患者眩晕耳鸣,经方4剂好转

明医公开课

第课

沈某某,女性,88岁。初诊:年11月5日。

主诉:头晕1周。

现病史:1周来自觉头晕不适,稍有旋转感,无恶心呕吐,平卧休息后好转,右耳鸣,口干不欲饮,无口苦,纳食可,大便2-3日一行,偏干。

刻下:头晕不适,右耳鸣响,口干不欲饮,无恶寒发热,汗出正常,大便偏干。舌红,苔白腻,脉右缓左浮弦滑。

中医诊断:眩晕。

六经辨证分析:头晕不适,舌苔白腻,属水饮上蒙清窍,为太阴病。口干不欲饮,大便2-3日一行偏干,舌红,为阳明病。脉右缓左浮弦滑,为里有水饮。

六经辨证:太阴阳明合病。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川芎。

茯苓40桂枝40生白术20

炙甘草21泽泻50肉桂15

川芎30(4剂)

二诊:头晕好转,右耳鸣减轻,口干消失,舌脉同前。原方4剂。

三诊:头晕已不明显,舌脉同前。原方4剂,善后。

本患者高龄,出现头晕不适,应属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日:“脉单弦者为饮,双弦者为寒。”患者左脉浮弦滑为有饮证;饮郁化热,出现口干、大便偏于等阳明热的表现,故辨为太阴阳明合病。

泽泻汤由泽泻、白术二味药组成,泽泻与白术之比为5:2,《金匮要略》用以治疗“支饮苦冒眩”。泽泻味甘、寒,《神农本草经》言“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泽泻清热利水而不伤人。泽泻汤泽泻用量大,总体方的属性偏于寒凉,归属阳明病范畴。

因此,选用太阴病治眩晕的苓桂术甘汤与泽泻汤合方,加上主中风入脑头痛(《神农本草经》语)的川芎,改善脑部供血,整个处方药味少,剂量较大,单刀直入,疗效显著。

长按扫码注册点击查看详情

0成本打造自己的空中药房

免费听微课

学临床医案

打造工作室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临证指要与医案》,闫云科著。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文en

有其他感兴趣的、想了解的、想学习的内容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点“阅读原文”也可轻松注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zlff/202202/7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