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约三五好友外出吃烧烤喝啤酒是许多人的最爱
但是在前天晚上
合肥一年轻小伙在吃烧烤时却发生了悲剧
三年青人烧烤摊点吃饭一人突然晕倒猝死
5月8日晚8时许,合肥市王岗路与临泉路附近一烧烤摊点,一名食客在吃饭时突然晕倒,经紧急抢救后死亡。
5月8日晚,三名年青人在该路段的一烧烤摊点吃饭,而就在吃饭过程中一位年青人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死者当晚并未饮酒,只喝了饮料。医院确定为猝死。
“猝死”又被称为“过劳死”,一切来的都是那么突然,相信大家也看到过很多年轻人猝死的新闻。
那么,哪些行为会导致猝死呢?
原因
生活压力过大:在一些公司里面,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是自己想搞好工作,但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许多专家长期不能按时下班,甚至没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如:医院的一位专家每天医院看病人,医院里,他们每天就是与病人、书籍和课题为伴,这种敬业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没有规律:许多白领阶层为了事业,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饭也是叫外卖,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吃饭似乎只是他们延续生命的需要,完全谈不上生活的乐趣;长期的加班和熬夜,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加班和宵夜导致了胃肠功能的紊乱,使得胃本该进行黏膜修复的时间得不到修复,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长期高度紧张:长期高度紧张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有资料显示,紧张是使人寿命缩短的最主要因素,在二战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些战争国家的壮年男性早死率增加,其原因就是他们生活在多灾难和物质生活极端匮乏的战争时期和战争后期,他们的责任繁重,身心不堪重负,苛刻的客观条件造成他们寿命缩短。另有资料表明,外科医生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群短5年;美国大都市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显示,历代美国总统的平均寿命比一般国民要少10岁;这些足以说明紧张的情绪对人体危害之大。
持续的疲劳:在现代的快节奏的生活中,长期紧张的工作,使得许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中,一位工作非常紧张的科技工作者告诉我,他每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但是堆积如山的工作让他无法休息,像这样因为疲劳工作而导致死亡的例子并不罕见,如年12月4日《医学界》报道,医院45岁的神经外科医生李迺昕于12月3日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此前4天,医院42岁的蔡国栋医生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避免过劳死,关键在于纠正过劳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纠正过劳现象:
首先,要合理安排工作,不要使自己过度紧张。工作总是做不完的,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对过度的加班说NO;工作今天做不完,明天再做;不要大包大揽,要学会放弃;要学会排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学会忙中偷闲,让自己放松。作为企业的领导,也要合理安排工作,定期让员工休假,对于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我们出现容易疲倦、眼睛疲劳、眩晕、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便秘、心悸气短、心烦意乱等症状的时候,可能就是过劳了,应该立即休息,缓解过劳表现;一旦真正出现胸前区剧烈疼痛、出汗、胸闷等表现,过劳死可能就要来临了。
一般认为,在过劳死发生前一个月内,加班超过小时,或在病发前2~6个月内,平均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的死亡者,是与工作有关的。因此,避免过劳死,每天的加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小时,更不要连续加班。
但是,作为医生,面对急救的生命,要控制加班时间常常很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自我调节,把握身体分寸,一旦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呼救和换人,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第二,要有规律的生活:不要打破自己正常的生活规律,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每天应该安排一定的娱乐时间,有张有弛、有规律地生活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每天要保证至少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长期欠“睡眠的债”,否则,人体是会“零存整取”的,一旦人体出现“罢工”,要想挽救是困难的。
第三,加强体育锻炼:每天最好安排半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如果工作实在太忙,每周也要安排几次户外的锻炼,可选择打球、打拳,也可以跑步,其实,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既不受场地的限制,又安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第四,定期进行体检:人就像一台汽车,汽车跑了公里要做一次保养,要换机油,那么,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应该像汽车一样进行保养,找出隐患,及时处理。因此,我们应该每隔1~2年做一次健康体检,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早期治疗。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列出的十大预警信号
1、三四十岁就已大腹便便。肥胖往往与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相依相伴”。
2、脱发严重。每一次洗澡、梳头,都有头发脱落,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时尤其如此。
3、小便次数频繁。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如果小便次数经常多于常人,表明他的泌尿系统功能已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如果出现性欲减退、阳痿不举或闭经绝经、腰膝酸软、神疲气怯、畏寒肢冷等症状,这是身体机能衰退的早期信号。
5、记忆力减退。很容易忘记熟人的名字,忘记要办的事情。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抑郁等,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能够集中精力的时段越来越短。
9、睡觉不安稳,睡眠质量下降。醒后精神也不好,仍觉疲倦。
10、时常头疼、耳鸣、目眩、烦躁、郁闷,去医院检查也没有明的结果。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指出:有上述两项或以下者,处在“黄灯”警示期;累积3至5项者,为首次“红灯”预警期,表明已具备过劳死的征兆;累积6项以上者,为严重“红灯”危险期,可视为过劳死的“预备军”、高危人员。
“过劳死”青睐哪些人?
1、只知消耗不知保养的人。
2、有事业心,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3、有过早死亡家族遗传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4、超时间的工作者。
5、夜班多,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
6、长时间睡眠不足的人。
7、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的人。
8、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
天哪,又是过劳死!
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能做到的来点zan!转发出去!提醒身边人不要透支身体!
距离宣酒安徽交通广播粉丝节盛大启幕还有10天
?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医学界,向原创致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