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预防脑鸣耳鸣,有4大要诀...
调查显示,中国耳鸣患者现在有80%以上的都是中老年人,并且这个人群比例还在不断的增加中。来门诊上的年轻人他们耳鸣的症状大多是比较轻度的嗡嗡声,多在睡觉前发作或白天间歇性发作,由于不是很严重,所以大家都不会怎么重视,感觉比较医院检查。
你的脑袋嗡嗡响了吗?
临床医学上,脑鸣是指头脑中有声响的自我感听。属西医学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和癔病范畴,亦有少数因高血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小灶性脑梗塞或颅内肿瘤所致。
脑鸣期间导致脑神经劈劈啪啪的响,头脑非常难受,神经紧绑,越思考问题越是难受,理解能力几乎丧失,记忆力也几乎没,很难记住东西,心悸得很,各内脏都有说不出的难受。
脑鸣发生的规律多为夜间发生,可能与白天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有关。会导致失眠,睡不着觉,对听力也有问题,会慢慢不断下降。有时还伴有伴有心悸,焦虑、头晕没有精神的现象。
你为什么会得脑鸣耳鸣?
先天之精,补益脑髓,开窍于耳。《灵枢?海论》中也记载:“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故称‘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肱酸眩冒。”
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文中的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脑。平时所说的脑海一词也因此得来。髓海充盈则耳能闻五音。髓海失充则致耳窍失养,故见脑鸣如蝉、耳鸣如潮等兼症。因此,脑鸣耳鸣眩晕患者都是脊髓供给逐渐减少,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脑髓血养供给出现缺失,脑部神经损伤所致。
预防脑鸣耳鸣的4大要诀!
要诀一:戒烟限酒
烟酒对脑神经有毒害作用,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能使小血管痉挛,血液循环缓慢,黏度增加,造成脑供血不足,从而促发脑鸣。
要诀二:合理饮食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防止诱发脑鸣。少食过甜、味重的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大脑缺血,导致脑鸣。
要诀三:合理用药
用药之前应仔细向医生、药师询问其疗程及用法,避免或谨慎地使用激素型药物,目前因为药物诱发脑鸣的情况日趋增长。这些药物中的激素均可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破坏脑血管的新陈代谢,使毛细血管变性坏死。
要诀四:经常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平时要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等,合理的锻炼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强大脑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防止突发性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