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用大动肝火来形容发怒,实际上很多人对“肝火”的理解有偏差。肝火并不一定就是与发怒有关,那肝火究竟是什么呢?通俗来讲,就是火热邪气侵袭肝经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引起肝火的原因大多有几个方面,一是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二是饮食不节,过食辛温肥甘油腻的食物,从而形成肝火;三是肝经热盛,内蕴化火;四是其他经络的火邪乘侮肝经。肝火一旦形成,由于火性炎上的特性,就容易形成肝火上炎。那么,肝火上炎会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呢?我们一步一步的来分析,肝火上扰清窍,就会导致头晕胀痛;肝开窍于目,火性炎上就会出现面红目赤,甚至肿痛;肝火内扰,导致肝失条达,就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多梦;肝火郁于肝络,会出现胁肋疼痛;火热伤津,就会出现口苦咽干、便秘、小便短黄;如果肝火灼伤脉络,血热妄行就会导致衄血、吐血、月经量多、月经提前等。在舌脉上,常以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脉要点。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会出现耳鸣,这是由于胆附于肝,胆经环行于耳,肝热移于胆,就会出现耳鸣的现象。总体来说,肝火上炎的临床特征,常以头晕胀痛,耳鸣,面红,目赤肿痛,急躁易怒,心烦不眠或多梦,口苦口干,便秘,尿短黄,或胁肋灼痛,衄血吐血,妇女月经量多、提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基本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肝火上炎的有些症状与肝阳上亢类似,但所不同的是,肝阳上亢常有上实下虚的症状,而肝火上炎是没有这个特点的,所以也不难区分。如果遇到肝火上炎了,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是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常用代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药用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为君药,大苦大寒,对于清泻肝胆实火大有良效。用黄芩、栀子为臣药,苦寒泻火之力不俗,正好配伍龙胆草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当归为佐药,其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而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正好可以牵制泽泻、木通、车前子的苦寒燥湿的力量,以免过用伤阴。用柴胡、甘草为使药,柴胡在这里主要是起引药的作用,引诸药入肝胆,柴胡的作用挺好,甘草调和诸药。对于龙胆泻肝汤的配伍,正如清代医学家汪昂所说,“此足厥阴、少阳药也。龙胆泻厥阴之热,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栀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泻肾经之湿,木通、车前泻小肠、膀胱之湿以佐之,然皆苦寒下泻之药,故用归,地以养血而补肝,用甘草以缓中而不伤肠胃,为臣使也”。全方一大队苦寒之药,容易耗损人体阴液,而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堪称点睛之笔。当然,在临床运用时,龙胆泻肝汤不仅仅是泻肝经实火,还有清下焦湿热的作用,也可治疗小便淋沥、阴肿阴痒等湿热下注之证,真是一个一专多能的良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龙胆泻肝汤苦寒直折,内服容易伤脾胃,所以如有脾胃虚寒或阴虚阳亢等证就不适于服用,另外,本方需中病即止,不可多服或久服。金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zzbx/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