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煤气泄漏事故,18日官方又发布最新消

年7月17日10时20分左右,马钢股份公司第四钢轧总厂3号转炉在氮气吹扫阀更换检修作业过程中,因水封逆止阀发生煤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接到事故报告,市与马钢应急救援队伍紧急出动救护车、消防车,携带救援器具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对现场进行警戒,对煤气泄漏点进行全面排查,彻底切断煤气气源;对煤气中毒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医院救治。医院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将中毒人员第一时间送入高压氧舱救治。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尧,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丁毅等马钢领导和市政府相关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成立应急指挥部,指导救援工作并提出要求,强调必须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彻底查明事故原因,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坚决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随后,魏尧、医院了解救治情况,看望留院救治人员及家属。

事故发生后,马鞍山市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全力指导现场救援,做好事故的分析、调查、处理及善后工作。市委书记张岳峰,医院看望留院救治人员及家属并对事故原因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马钢在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的同时,立即对所有检修现场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并制定出相应处置措施,对危险作业检修现场迅速制定防范应对措施,并严令所有单位加强检修现场的督查、巡查。

截至发稿时,事故各项后续处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17日马钢事故快报

事故快报

年7月17日10:20分左右,马钢股份公司第四钢轧总厂3号转炉在氮气吹扫阀更换检修作业过程中,因水封逆止阀发生煤气泄漏,造成周边检修及作业人员中毒。目前已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留院治疗的有8人。留院治疗人员生命体征正常,无生命危险。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年7月17日

望逝者安息也望伤者早日康复

目前事故还在调查处理阶段

所有消息都以官方发布为准

望广大网友不要制造、传播、轻信谣言

??

员工在作业时该如何防护?

发生煤气中毒窒息事故时又该如何处置?

一氧化碳危险特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的窒息性毒气,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它比空气稍轻,相对密度为0.97。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5%~74.2%(体积)。一氧化碳极易燃烧,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遇明火或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功能为携带和运输氧,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缺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轻度者出现头疼、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搏加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氧化碳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无味,不易被人察觉而中毒!

一氧化碳防护措施

(1)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是设备严加密闭,加强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罐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时,须有人监护。a

(2)人体防护具体如下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受限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关闭阀门不能代替安装盲板!

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置

在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中,因为救援缺乏针对性、平时演练不够、救援器材不能满足要求、员工缺乏应急救援知识、盲目施救等原因,导致伤亡事故扩大的案例屡见不鲜,教训极其深刻。因此,掌握一定的急救、互救知识,对受伤害人员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救治,往往可以减轻伤害程度甚至挽救生命,同时也可为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

1)自救

在可能或确已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当突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无力等症状时,必须想到有发生中毒的可能性,此刻应憋住气,迅速逆风跑出危险区。如遇风向与火源、毒源方向相同时,应往侧面方向跑;如果是在无围栏的高处,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东西或趴倒在上风侧,避免坠落;如有可能,尽快启用报警设施,同时,迅速将身边能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湿后,捂住口鼻脱离现场,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2)互救

救援人员首先摸清被救者所处的环境,要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中毒者救出至空气新鲜处。救援人员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救援

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在场的领导应主动负责指挥,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发生事故后抢救工作应分秒必争,但须沉着冷静并正确处理,不能盲目抢救,各行业都曾经发生过多起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故。受害者撤离现场后,在等待医务人员到来或送医前,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进行抢救。

附:国内典型煤气泄漏较大事故

广西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7·28”煤气中毒事故

年7月28日20时许,广西贵钢公司发生煤气泄漏,虽未导致人员死亡,但是导致部分民工及附近居民共有114人中毒,入院就诊,贵钢公司集炼铁、炼钢、轧钢、发电等为一体,钢材年产能120万吨。事故现场距离居民住宅区最近点约80米,有居民约200人。

事故主要原因

NewsWatch

一是贵钢公司未按《炼铁安全规程》要求,设置高炉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对煤气管网超压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

二是自行设计安装的轧钢厂煤气“防爆水封”不符合安全要求,且与居民住宅区安全距离不足。

三是煤气安全管理混乱。在当班调度接到煤气管网超压并造成大量泄漏的报告后,未及时下达对高炉进行减风或休风操作的指令,降低煤气管网压力,造成煤气大量持续泄漏。四是未设立煤气防护站,煤气事故报告处理和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五是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煤气安全素质和技能差,缺乏培训。

内容来源:世界金属导报、马钢、班组安全、江西安全生产等

加钢铁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zzbx/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