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昨天天气骤变,我头痛发作,好难受啊···”
“我都头痛了好几年了,平时还好,一发作就像要我的命···”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的疼痛统称头痛。针灸是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一定的腧穴达到治疗目的的,取穴组方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适当的选择腧穴并加以配伍,采用正确的刺灸方法,有了正确的配穴处方,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头痛分型
头痛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的病因。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外感头痛主要是风邪所致;
内伤头痛可因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所致。
1外感头痛
主要症状
头痛连及项背,发病较急
兼证
风寒头痛
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头痛
头痛而胀,发热,口渴欲饮,小便黄,苔黄,脉浮紧
风湿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
2
内伤头痛
头痛发病缓慢,痛势绵绵,时止时休,遇劳或情志刺激时加重
主要症状
兼证
兼见头胀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阳上亢
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肾虚头痛
头部空痛兼头晕,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
血虚头痛
头痛昏蒙,脘腹痞满,呕呕吐痰涎,苔白白腻,脉滑
痰浊头痛
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脉脉细涩。
瘀血头痛
针灸治疗方案
基本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
根据症状再行选取相应配穴。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2、内伤头痛
(1)实证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根据症状再行选取相应配穴。
操作: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疏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根据症状再行选取相应配穴。
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补法。
温馨提示针灸治疗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多于次数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患者在发作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治未病科简介
医院治未病科,针对个体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及健康长寿目的,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科室分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体质辨识区、健康咨询与指导区、传统疗法区。服务对象
(一)健康人群热爱健康、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并拟通过定期健康检查评估,保持健康的人群。(二)体质失调人群中医体质辨识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三)亚健康人群即自觉有不适或衰退表现或憔悴而又不符合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的人群,如有易感冒、易疲劳、易失眠、易动怒、易紧张、记忆力减退、性生活冷淡、腰酸背痛等症状以及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强度、生活烦恼导致身心俱疲的人群。(四)病前状态人群体检有理化指标异常,自觉症状不明显,但容易发展为某类疾病的人群,如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腰肌劳损、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经前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五)慢性病人群已确诊有各种慢性病如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肠炎、类风湿关节炎、肺气肿、哮喘、冠心病患者或急性病恢复期如中风后、心梗后等目前处于稳定期的人群。(六)特殊人群发育期少年儿童、孕期妇女、备孕夫妇、老年人等有中医调养需求的人群。服务项目
(一)治疗疾病类1)各种疼痛(头颈肩背腰及膝肘腕踝关节痛、痛经)2)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睡眠颠倒、异态睡眠等)3)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强迫、双向障碍等)4)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及高脂肪肝为表现的代谢疾病)5)教师职业病(咽炎、静脉曲张、颈椎病)6)面部美容(痤疮、过敏、瘦脸、祛黄祛斑、美白养颜)7)冬病夏治(二)调理预防类1)中医体质减肥2)孕前产后调理3)九种体质偏颇的调理4)更年期综合征调理5)膏方调理(治疗类膏方、养生类膏方)(三)治疗调理方法针药并用,突出非药物疗法,如无痛腹针、落脏腹针、靳三针、平衡针、耳针、蜂针、刃针、针刀、推拿、整脊、火罐、刮痧、推拿、药物、熏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雷火灸、热敏灸及长蛇灸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