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怎么又哭了,你说过再也不哭的。”8岁的平梓仪边给爸爸擦着眼泪,边小声地安慰。医院附近的小出租屋,刚出院不到一个月的梓仪面色还是有些苍白,而说起女儿,梓仪爸爸的眼泪就止不住了。“不怕大家笑话,我一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在部队那么多年,流血流汗不流泪,但我从来没这么怕过,我好怕,我怕突然一天,醒来后找不到我闺女了。”梓仪爸爸说。
图为梓仪的爸爸梓仪爸爸年入伍,相继在内蒙古、天津、沈阳等地服役,是一名优秀的机械连士兵。年,汶川地震发生,梓仪爸爸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和战友们开始了抢险工作。
“我们真的就是眼睁睁的看到身后的卡车被埋,但当时一点都不害怕,唯一的信念就是把滑坡导致的障碍清理干净,方便救援车辆出入。余震不断,我们一直在工作,不睡觉也不累,争分夺秒。”梓仪爸爸说。
年,梓仪爸爸带着一身荣誉光荣退伍,回到了陕西咸阳兴平市的农村老家。因为家中父母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梓仪爸爸把10万元转业费全部给了老人,自己则找了个开大车跑长途的工作。同年,经人介绍,梓仪父母相识相恋,次年年底生下了小梓仪,一家人的生活平淡且幸福。
图为漂亮可爱的梓仪生病了转眼,小梓仪6岁了,再过半年就要上小学了,父母已经早早为她买好了小书包和学习用具。年1月23日,梓仪突然高烧不退,大人以为孩子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冻着了,就给孩子吃了几天感冒药,但发烧症状仍没有缓解。着急的梓仪父母赶紧带着孩医院。
“你们别等了,往西安赶吧,孩子十有八九是白血病!”看完血常规检查结果,医生对梓仪父母说。
图为梓仪一家三口“我当时就耳鸣了,什么都听不见,脑子里懵懵的,一身冷汗。”梓仪爸爸说。一家医院后已是下午5点,因为科室大夫已经下班,所以在安顿好妻女后,医院排队,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才挂上号。
抽血、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低,如果想进一步确诊,必须要做骨穿。
图为梓仪躺在床上,爸爸在照顾她“娃在屋里哭的撕心裂肺,我当时就憋不住了,在走廊里大哭,等骨穿结果的那5天,我和她妈妈一口饭都没吃,光喝水,最后还是······”
年1月29日,梓仪被确诊为白血病。
“我们还不能确定孩子到底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是髓系白血病,因为这两个化疗方案完全不同,所以要先确定好孩子的病情,才能制定治疗方案。”医生表示,梓仪的病情较复杂,必须再做骨穿进行确诊。
图为梓仪在哭“求求你们了,不要扎了,求求你们别扎了。”
听着女儿的哭喊声,梓仪爸爸心如刀割。可是结果出来后,医生还是没办法确诊,需要再做一个骨穿,送到北京去检查。
“爸爸妈妈,不治了,我再也不发烧了,你们求求医生,不要扎我了,我好痛。”梓仪哭喊着。
进病房前,小梓仪哭得几乎要背过气,又是一个骨穿,孩子疼的几天没吃饭。而检查结果出来后,连医生也被搞得一头雾水。
“3次骨穿,3个结果,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了,在医院里和医生吵了起了。”梓仪爸爸说,虽然知道发脾气不妥,但看到女儿虚弱的样子,他实在是控制不住了。
图为病床上的梓仪事不宜迟,一家三口转院医院,又做了2次骨穿后,医生说梓仪所患的白血病属于混合型,治疗难度较大,最好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
由于做骨穿的次数太多,医生先为孩子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抗感染治疗。年4月,梓仪才正式开始接受化疗治疗。可第一疗刚结束,孩子的白细胞涨到了多,这说明梓仪不是髓系白血病,刚刚上完的化疗方案不适合梓仪的病情。为了下一步的治疗,医生又给孩子做了骨穿。
图为梓仪和妈妈年4月底,梓仪被确诊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系表达,在紧急调整了化疗方案后,梓仪又开始接受治疗。
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掉头发,但小梓仪骨子里还是个爱笑的姑娘,还安慰爸爸妈妈不要担心,她一定会好起来。
“我去北京咨询过,能做移植是最好的,为了大女儿,我们必须要赌一把,赶快怀孕生二胎!”梓仪爸爸说。
图为梓仪和爸爸年10月,3个疗结束,梓仪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孩子在第3疗时还发生了严重的感染,整个嘴巴溃烂,但还是听医生的话,坚持吃东西。
“娃吃一口,哭一声,再吃,再哭。”梓仪爸爸激动,再也说不出话。
医生找梓仪父母谈话,劝他们尽快给孩子做移植,但是配型结果显示,梓仪爸爸和孩子是半相合,这样移植后排异的风险极大,大家只能等着二胎出生后的脐血配型结果。
图为病床上的梓仪梓仪爸爸又乘高铁去了北京,在战友的介绍下,辗转去了医院,经过询问后,梓仪爸爸决定,必须给孩子移植!
“第一要想办法筹钱,移植不是个小数目。第二是要等二胎,我当时就有种感觉,小的出生就是要救大的”梓仪爸爸说。
年11月,一家三口去到医院,梓仪先上了2个化疗,接着放了3个疗,一切都很顺利。
图为为梓仪做移植的医护人员为了给孩子治疗,梓仪父母已经倾尽所有,幸好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才凑够了进仓移植的费用。为了能让妻子安心生产,梓仪爸爸把梓仪妈妈送回了陕西老家,医院照顾女儿。年1月,梓仪的妹妹出生,紧接着做了脐血配型,一周后,配型结果为全相合!
“太激动了,因为疫情,当时医生们是开着专车把脐血从西安送到河北,我是个粗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这份恩情,我们一家一辈子忘不掉的。”梓仪爸爸说。
图为移植仓里的梓仪年1月20日,梓仪做了进仓前的预处理,1月25日,梓仪在爸爸的陪伴下进仓,1月31日,回输。
可是在仓里的移植过程并不顺利,按理说进仓15天,细胞数值就应该上涨吗,但是梓仪的细胞数一直没动,医生也开始紧张。“看到别的孩子走了,自己心里也跟着害怕!”隔壁仓陆续走了3个孩子,看着其他家长悲痛欲绝的样子,梓仪爸爸心理负担越来越大。
“等梓仪睡了,我就跪在她床前,也不敢哭出声,我真的太害怕了,谁的电话也不接,就跪在那求女儿挺住。看看以前我们爷俩的照片,一直哭一直哭。”梓仪爸爸说。
图为病床上乐观的梓仪终于,在第21天,梓仪的细胞值有上升趋势,一家人都非常欣慰。年2月25日,梓仪出仓,而一直身材健壮的梓仪爸爸却瘦了近30斤。“爸爸,我真的很爱你。”梓仪说。
图为梓仪和妈妈妹妹2个月后,梓仪出院,疫情也有所缓解,梓仪妈妈带着小女儿从老家来到大女儿身边,“我只要每天能看到妈妈和妹妹就好,我们在一起,就很快乐。”梓仪说。
图为写字的梓仪自梓仪生病后,医疗费用高达90万,而其中30万是梓仪爸妈借亲友的。如今梓仪每周都要去门诊检查2次,每月做骨穿,还要吃药,每个月的花费在3万元以上。“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这个救我的好心人,把更多爱心传递下去。”梓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