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时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与特定的情境无关。惊恐发作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恐惧害怕或身体不适,通常在十分钟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身体不适主要包括心悸、出汗、发抖、气短、哽咽感、胸痛、恶心、头晕、发热或发冷、感觉异常。惊恐发作时还可能会出现现实解体和人格解体,害怕失控或发疯以及会体验到濒死感。个体经历过惊恐发作之后会持续性的担心自己再次惊恐发作,从而导致失控发疯或死亡,因此个体会表现出一些回避行为(例如:回避剧烈运动、不喝咖啡)或安全行为(例如:外出有他人陪伴、随身携带特效药)。

典型的惊恐障碍是间歇性发作的,当患者处于发作间歇时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特殊的症状。但是患者发作时却也不局限于任何处境,也没有特殊的诱发因素。因此惊恐障碍的发作也是不可预测的。惊恐障碍的发作通常以突如其来的恐惧开始,会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异常症状,可伴有颤抖、头晕等症状。

案例

李女士,40岁,国企处级干部,与丈夫和女儿一起生活。三年前一次出差坐飞机,上飞机没过久,突然感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晕倒。空姐给地端了杯热水,她喝了几口热水后,在座位上闭目休息了一会儿,觉得身体状况有些好转。下飞机后,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她身体并无大碍,可能是疲劳所致。

但是,从此以后,李女士每次外出都要带上速效救心丸,以防自己再次出现身体不适。李女士也开始注意生活习惯,不再喝咖啡、可乐,也不再去健身房跑步,以免引心身体上的不适感。

诊断标准上矩形

1.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发作期间出现下列至少4项症状。(注:这种突然发生的惊恐可以出现在平静状态成焦虑状态。)

(1)心悸、心慌成心跳加速。

(2)出汗。

(3)震颤或发科。

(4)气短或窒息感。

(5)哽咽感。

(6)胸痛或胸部不适。

(7)恶心或腹部不适。

(8)感觉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或昏厥。

(9)发冷或发热感。

(10)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

(11)现实解体(感觉不真实)或人格解体(感觉脱离了自己)。

(12)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

(13)濒死感。

[注:可能观察到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症状(例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疼、无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此类症状不可作为诊断所需的4个症状之一。]

2.至少在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1)持续地担优或担心再次惊恐发作或其结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脏病发作、“发疯”)。

(2)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例如,设计某些行为以回避惊恐发作情境,如回避锻炼或回避不熟悉的情况)。

3.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

4.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在未特定的焦虑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害怕的社交情况的反应中;在特定恐惧症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有限的恐惧对象或情况的反应中;在强迫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强迫思维的反应中;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惊感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创伤事件的提示物的反应中;在分离焦虑障碍中,惊感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反应中)。

资料来源:ISM-51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

病因

生物学的角度认为惊恐发作是主要是由大脑警报系统的遗传缺陷所致,神经警报回路受到激活所导致惊恐发作。然而心理学的角度则认为惊恐发作是个体对自身的躯体感觉灾难化的解释所致,个体灾难化地解释躯体反应,从而引发惊恐发作。

阿诺,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病理模型,认为有惊恐发作的个体弱具有某种生物易感性和心理易感性,对应激事件就会过度敏感。个体如果意外的体验过一次惊恐发作,就会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lcjc/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