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6日是第14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什么说要防止输入再传播?因为疟疾流行的地区是非洲、东南亚、南亚次大路。
在非洲最高发的疾病就是疟疾,疟疾是经按蚊(中国常见的四大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和雷氏按蚊。外形和生活习性和普通蚊子类似,幼虫多喜在有水草、阳光照射的天然清水中生存,成蚊多分散躲在室外洞穴中,部分在居室、畜舍内越冬)叮咬或输入带有疟原虫患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
在非洲疟疾患者占发热患者约96%。一直严重威胁着非洲等地人们的生命健康,起初用奎宁治疗,但是不良反应很大,存在很大风险,奎宁致死量约8g。小剂量服药后也会有头疼、恶心、呕吐、耳鸣、皮疹、瘙痒、哮喘的症状,由于奎宁在治疗疟疾方面已经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疟原虫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再加上奎宁药物的成本较高,在非洲很多地方很难负担得起,从而导致疟疾卷土重来。年,屠呦呦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可以有效治疗疟疾,不良反应小,制作成本低廉。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人的性命。并在年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在非洲、东南亚等热带地区。
感染人的疟原虫分为四种,即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有时还伴有头痛、恶心、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从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恶性疟约为9—14天,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12—18天,三日疟约为18—40天。
另外,输入带有疟原虫的供血或血制品也会感染疟疾。
疟疾的主要危害
疟疾以发热、发冷和头痛为主要症状,可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疟疾的病原是一种寄生虫,名为疟原虫。目前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其中恶性疟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死亡。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公众的疟疾防控意识,促进疟疾消除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提出以下专业建议:
即将前往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员
1、提前了解情况
即将前往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员,出国前应充分了解所去国家或地区的疟疾流行情况,也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有关疟疾防治知识。
2、防止蚊虫叮咬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禁止疟疾患者献血。首先要穿长袖紧口衣裤,其次要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含避蚊胺,英文DEET或其他有效驱蚊成分)。所有产品均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方法进行使用,从而起到保护人体、驱蚊防蚊的效果。同时使用蚊香、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等防蚊措施。
3、发病及时就医
在国外,一旦出现发热或感冒样医院就诊;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4、确诊按时服药
确诊疟疾后,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防止蚊虫叮咬,晚上睡觉可以选择物理防蚊,使用蚊帐;白天出门要长袖长裤;涂抹驱蚊的药水;出国前准备抗疟药,有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在全国各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都能买到抗疟药。
若不慎感染疟疾,要第一时间就诊,不要误认为是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或是感冒有炎症导致的发热,切不可像在国内一样,烧到39医院就诊。不可自行判断病情服用药物。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完成所有的治疗,服药途中不要自己感觉病情好转就停止服药,怕药物对身体有副作用。总之在疟疾流行的地方,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尽请告知,我们及时处理,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