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以及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全世界累及超过20亿人口。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孕期?女性?婴幼儿和儿童?频繁献血者?素食者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有哪些?头晕、头痛、耳鸣、易倦、乏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出现心悸气促、免疫力下降等。偶尔有上皮细胞、组织异常所产生的症状: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口角炎、舌炎、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裂等表现;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1.吃的不够1)孕期及哺乳期女性,铁向胎儿转移,对铁需求量增加;同时,早孕反应及胃肠道蠕动减弱、胃酸减少影响铁吸收。
2)婴幼儿和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铁需求量增加,易导致铁摄入相对不足。
3)节食或偏食导致铁摄入不足。
2.吸收的不好
铁的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上端,因此胃肠术后、幽门螺杆菌感染、过敏性肠病、炎症性肠病等小肠疾病,以及服用碳酸钙等抗酸剂均易引起铁吸收障碍。
3.丢失过多:慢性胃肠道出血(如痔疮)、月经过多、咯血、血红蛋白尿等情况导致铁丢失过多。
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原则:查明病因,补充铁剂,未查明病因前,不得使用铁剂。
1)改善饮食: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海带、黑木耳、豆类等,动物来源的铁吸收效率比植物铁高。少吃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
2)口服铁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铁剂。
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以增加铁的吸收率。
目前市面上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大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
总的来说,有机铁较无机铁对胃肠道刺激小,不良反应较少。
口服补铁需要注意什么?1、约有1/3的人口服铁剂后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痛、腹泻等副作用。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建议较小剂量开始,每2~3天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治疗剂量。
2、饭前服用铁剂有利于减少食物对铁吸收的抑制作用,而饭后服用铁剂则可减少部分胃肠道刺激的副作用,可视情况饭前或饭后服用。
3、口服铁剂治疗后,一般1-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1-2月左右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正常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至少继续服用铁剂3~5个月,以完全补充机体铁储备,防止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