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老师直播笔记6月5日12日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http://pf.39.net/bdfyy/tslf/

6月5日

主题:黄芩、半夏

舌红而令

黄芩、半夏

并解气结

柴胡、芍药(玄脉)

中焦有热

用柴胡汤底

加大黄通过排便通中焦祛湿热

大柴胡汤

加枳实消气滞

失眠、清肝胆热

加令野菊花、龙胆草

寒热夹杂

上焦令黄莲、黄芩

中焦令白术、姜

黄莲及栀子的清心火区别

黄莲收敛,治拉肚、不利尿

栀子利尿、凉血,拉肚,清三焦之热,舌头有齿纹、

栀子茵陈汤退黄疸

知母、石膏

石膏清上焦热(肺、胃)

石膏可大量,如白虎汤、白虎人参汤

红点、草莓舌入血热(用元参、生地凉血)

中上焦热用知母、石膏、黄苓、半夏、柴胡、芍药、龙胆草、野菊花、夏枯草

大柴胡汤症,拉肚祛湿热

加薏米、冬瓜皮

肝胆热:龙胆草、野菊花、夏枯草

舌有裂纹,伤胃阴:天花粉、玉竹

伤肺:百合、麦冬、知母

面红、头晕头痛,舌红,高血压患者

用旋复花、代赭石、迟石、石决明、龟板、牡蛎

淤血,舌头有黑点,舌底静脉曲张

血管有塞住,用桃仁、红花

血瘀

丹参、丹皮

眼有红丝,眼干有热,用龙胆草、生地

舌头主看寒热湿

下焦湿热,车前草、黄柏、栀子、甘草、大黄

夜尿用补骨脂托住

夜尿补肾用金缨子、益智仁、覆盘子

舌照对症方

红舌、黄苔(肝胃热)、舌厚、脉数、脉浮

大柴胡汤上加

桑白皮6g、蒲公英10g(胃热)、瓜柳、大枣、生姜、细半夏、薏米、龙胆草(入肝、有高血压)、冬瓜皮、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四逆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6月6日

主题:茯苓、白术

舌齿痕不为准

肥甘厚腻,反光水湿

舌头有水令茯苓

茯苓两大功能

利水渗湿

宁心安神

心神不宁,失眠(心悸、心烦)因水湿而之(生果、雪糕多吃水满胃而湿)

阴虚火旺口干不能使用

茯苓分为:

茯苓皮(最好利水渗湿)

赤茯苓

白茯苓

茯神

用药最好用片状茯苓

10碗水煲两碗水出味,需长时间煲

茯苓20g,不能单用,多配桂枝15g,降水,血行水走

调节身体水份为主,配猪苓、泽泻

舌照4

舌头胀满,上焦水湿,不是阳虚

茯苓20g、桂枝15g、白术10g、葛根30g(颈痛)、黄芪15g、防己15g、炎甘草10g

如:苓桂术甘汤

白术误区

中焦、脾胃有热不能令白术

脾状发热,白术燥湿

白术不是健脾

肝热、胃热、脾热多因白术

健脾多用淮山

舌红舌白

新寒与久寒

新寒令桂枝(如:舌照2)

因冻啤酒、生冷野吃太多,隔日出白舌

会影响气血

久寒(如:舌照3、5)

寒极生热而成舌黄

有寒为口干

融冰反应

任何疾病多源于中焦堵塞

湿热结,引起痛风、胆囊炎、胆结石、乳腺结节、

养生主要养中焦

心情郁结,情绪问题影响脾、肝,形成中焦问题

上焦寒十分严重

一般寒在中下焦,需温经散寒,用细辛(6-10g,煲足时间25分钟以上)、干姜、附子

散寒后白术调理

手心出汗为有热,脾胃或肝为热

冷汗为气虚

舌图5、6

气虚血虚,看喉咙吊锤无肉

坚向:上焦、中焦、下焦

横向:表、中(半表半里)、里

原点辐射:脏腑、躯干、四肢头颈

6月7日

主题:甘草

舌图1

灸甘草汤(复脉汤),补汤不易乱吃,脉搏摸不到时令。有形之阴不能促生,需要慢慢增加

甘草

补心气、补心饮、调和诸药

灸甘草用20g以上收敛心气,因为汗为心之液,心气涣散则出汗,收敛心气则收汗。

伤寒论用甘草

生甘草可解毒

单味生甘草30g,治少阴病喉咙痛,可加柑梗,如牙痛

生甘草煲绿豆去除嗅觉头晕(油漆)

可作为守门口要药(灸甘草、生甘草)

心悸可用、可焗茶

芍药30g、甘草30g、可加麦芽糖(红糖、黄糖)

可治痛痛(经痛、肚痛等)

寒则加姜

甘草泄心汤,治多次拉肚(拉水)

灸甘草以收敛,防气脱、防心脱,生姜以和中,

黄莲之拉肚

石榴叶收敛止泻

敛心气则可收各种泄

吃错野邋遢,肚痛

用甘草、黄芩、芍药30g

甘草干姜汤

以复其阳,治虚

(甘草、干姜、甘草、附子)

用于上焦阳气不足(胸闷、心悸、出汗)令甘草20g、桂枝10g

如:白花菜清热过凉,至心悸,也可用

中焦阳气不足(拉肚、腹胀、),令甘草20g、干姜5g

下焦阳气不足(泄)用甘草20g、制附子5g、(可加5g五味子)

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

舌图2小朋友照

水气初起

茯苓白术甘草汤

发汗方加甘草,防汗太多

阳病阳数5、15、

阴病阴数6、12

下载:小猴伤论寒APP

舌图3、4

水湿,风水相博

用防己黄芪汤

泻水

苍术走表祛水

桂枝、川弓,行血祛水

6月8日

主题:桂枝汤

舌照1、2,儿童

草莓状,夏天多见,饮水较少造成体热,伤津液

便秘、咳嗽、血热、流鼻血,有热

霸王花薏米煲瘦肉

竹叶菊花生甘草茶

乌梅煲绿豆

桂枝汤

中医天下第一方

表虚,感冒病毒、肺炎都是有相同风寒症状

调和营卫,解肌、抗炎

身体不适就会产生营卫不和(免疫力不足)

提供免疫力、正气、提高气血

可以扩张血管、调动气血

虚体、感冒不适就使用

桂枝可以3、6、10、15g使用。

桂枝入血分,不入气分

主消炎,治疗荨麻疹、

并根据症状加减

桂枝含有挥发油,致出汗

(7L煮至3L)大火20-25分钟

浸泡半小时,大火煲保留挥发油

微微出汗,汗出节节然,使气血振奋,

汗发,帮扶

大青龙汤、麻黄汤、桂枝汤

寒实症

身体越好越容易有

人体过度免疫,

桂枝:提升免疫力

麻黄:抑制免疫力

桂枝汤加麻黄治疗表实症

相互平衡,阴阳平衡

营卫

营:血、水份

卫:卫气行于脉外(免疫力),源自脾胃,来自全身。

调和营卫,气血均匀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桂枝甘草治疗心阳虚

桂枝加苦参泡脚

治寒性真菌感染

桂枝汤方解:

入肝入血、推动肝血、

振奋气血、酸甘化阳、

大枣:补充提供资源

甘草:补充提供资源

生姜:和胃生津、提供水份资源,灌注血内

芍药:补充肝血、敛血归肝

六经归类,八纲辨证

肺部咳嗽属于表症

桂枝汤加紫苏

脾胃虚呕吐

白术、干姜

桂枝汤加麻黄、杏仁

风寒未愈又染

保护肺部,加强功效

伤口不痊愈

桂枝汤加黄芪、当归、熟地

可消炎,加速气血至伤口末梢加快好

桂枝降压

舒缓扩张血管,向上升

高血压可用

治痛风药方:

车前子30克,金钱草30克,金狗脊20克,北芪20克,甘草5克,煎服,一剂三碗,一日三服,日服一碗。大家在该方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减乘除

四逆散用枳实打开窗户…用柴胡装排气扇…用芍药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只是让你心情愉快而已

胃不和…调升降…咳嗽…调升降…肝也是升降…心肾不交…也是升降…

阴阳气不相顺接…范围很大…百病根源…所有癌症肿瘤就是从这里开始…能不重要吗

不和…不顺…不交…都是阴阳气不相顺接

心肾不交…肝脾不和…气机不通…营卫不和…等等都是…范围大得很

6月9日

主题:肺部咳嗽

归属:太阳经

子月医案

伤风感冒病情进展,去到咳嗽

桂枝汤上加上麻黄、杏仁

在伤风感冒后期(第二剂时)

可在用药时提前加入预防咳嗽用药两味,如麻黄5-6g、杏仁7-8粒。

小朋友咳嗽,易伤肾阴(下眼袋逐渐黑),如下眼袋发红则到达肾上火发热

外感于肺,表虚出汗,表实无汗

麻黄汤治寒实,有喘

感冒药没有针对性感冒菌,流行性病毒性感冒是无药

麻黄汤,麻黄八证(八痛),麻黄止痛

八痛是指遇冷凝血,有淤血停顿,导致痛痛

麻黄打通血络

缓息止痛,舒缓感冒症状

麻黄煮久至挥发油挥发,降低发汗功用。

剩下麻黄碱作用,功能在任何汤方中可以使用

故先麻黄减3L

麻杏石甘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杏仁不能放时候

石膏量随加减,调节寒热平衡

微热,加点石膏、知母、麦冬。

无热不用石膏,加桑白皮

有寒,加细辛、甘草、半夏,变小青龙汤

汗出而喘

小朋友需要减量

止咳先治痰

问诊有没痰

误导症状:白痰红舌脉数,如热像

慢性支气管炎,不在肺

咳嗽,需要用力及比较久咳嗽才是肺痰,痰在支气管

分清痰在哪?

问痰:看血丝、气泡、形状、咳声音、

分风痰、结痰、黄痰、白痰、浓鼻涕

分清楚病位在哪?

咽喉、支气管、肺

小青龙汤

肺有寒

麻黄、细辛、干姜

肺寒热均影响中焦

而细辛不过钱(3g),指粉质

如15g细辛煮时间需要足够8L水煮,25分钟以上

6-10g用量基本足够

二陈汤

陈皮、半夏

可加黄芪

燥痰(干痰)

先润肺

给邪气出路

咳出来,不能闭门留邪

不能止咳医咳

甚至宣肺

百日咳

需按摩?

辩证

鼻头两面油腻,舌黄,则胃热、肥甘厚味所致

6月11日

主题:头痛

昨日医案:

蚂蚁咬咕咕,红肿红点

煲生甘草、金银花,再用药渣敷

头痛以特征、部位、感觉,辨清楚起源划分

所有治头痛不是去头,以调理身体内部为主

部位划分:

太阳经头痛、太阳经

项背强几几、后脑疼

后脑痛通常因为风寒外感、受凉感冒、或肾虚而造成

引经药为:羌活

前额头痛

眉龄骨、眼角,阳明头痛

胃热、胃阴虚、血虚

考虑表虚

引经药为:白芷、葛根

巅顶头痛

厥阴头痛

站起来特别痛,睡下痛楚减轻

头冷有寒

肝血虚,血不上头,血虚、舌苔寒

还有肝阳上亢也会

热证头疼特别厉害

寒症引经药为吴茱萸

热症(肝阳上亢)引经药为柴胡

偏头痛(两边)

少阳头痛

与肝胆有关

所有头疼用药都可以用川芎

长时间全个头疼

少阴头痛,肾虚有关

不知道哪里部位痛

空洞洞感觉,十几年

脑空穴治疗此症

引经药为细辛、独活

痛感划分:

1.固定痛点

刺痛的

有淤血

2.抽筋的痛

拉扯着痛

肝风动

肝有热

3.胀痛

整个头发胀

与气滞相关

4.空痛

肾相关

5.周末性头痛

一到放假就头痛

属于虚证

6.突然兴奋头痛

肝相关

7.做爱时头痛

阴虚火旺

头痛的做完就不同

因为肝实热

阴虚火旺做完后就头痛

8.顿痛、

整一片头痛

9.刺痛

女人相关头痛:

1.月经前头痛

肝胆有热

引动肝阳

2.经期头痛

因为淤血、肝胆有热

3.经期后头痛

因为血虚

4.月经前腹痛

气滞淤血

肝有热、肝阳上亢

5.月经时腹痛

血热、血寒

结块(血寒)、紫黑色、血热颜色则紫偏红

6.月经后腹痛

气血虚

头晕特征:

1.天旋地转

内风动

2.头重重

分为痰、湿

内经云:因于湿首于裹(头给包住的感觉)

但是有痰头痛,伴随则眼花

有湿无痰只会头痛,不会头晕

有痰头痛,则有阻,有淤血

俞脉、拉肚

3.越累越头晕

气血虚

4.突然头晕

晕倒为实症(中风、发羊癫疯)

未晕低为虚证

头痛分阴阳:

白天及晚上不一样

无论慢性及急性

白天加重为阳症,热证,肝阳上亢,需治气,补气

晚上为阴症,寒证,气血虚,需治血,补血

八症头痛法:

1.风寒头痛

伴随恶风寒、颈背痛

脉搏浮、舌尖、眼涩、恶风寒、不会口干

受凉,寒气造成血脉凝聚

葛根汤只疗突然头痛

较长时间头痛

用川芎茶调散

要温经散寒药

川芎、细辛、姜末、防风、荆芥

2.风热感冒头痛

脉快、舌苔黄、舌尖红、眼红、眼涉

用弓芷石膏汤

3.风湿性头痛

有湿气、舌头肥大、齿痕、鼻炎、口肿面肿

水份在上焦

用姜活胜湿汤

有湿症状如头重重

4.肝阳上亢头痛

面红、舌苔黄、舌红、眼红、眼有血丝

平肝潜阳、平肝息风

大柴胡汤基础上

高血压、心烦、面红、舌红、

用天麻钩藤饮

5.血虚头痛

面青口唇白、脉像弱、头晕、抽筋、手脚麻、气喘、头痛

治气血虚

加味四物汤

失眠:酸枣仁、丸子

心气虚:人参、五味子

6.痰浊头痛

头重、头蒙、昏昏沉沉、头晕、头痛没有固定痛点

胸闷、鼻塞、作呕作闷

青阳不升

健脾化湿、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

加蔓荆子(较多药方使用)

有痰身体其他地方都有痰

7.肾虚头痛

耳鸣、腰骨酸痛、舌红无苔、脉细无力、无精神、乏力

需要滋养肝肾、填精生髓

大补元煎汤加减

分肾阴虚、肾阳虚

各平衡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阳中要有阴药、阴中要有阳药

8.淤血头痛

气虚、气结造成淤血

血管内堵塞淤血,固定痛点、刺痛

需要咨询是否撞衬过

经久不愈

顽固性头痛

久病必治淤

也会外伤所致

舌质暗、降、瘀斑、脉细

有淤血则无血

则需活血化瘀

通窍活血汤

桃仁、益母草、红花、蝎子、郁金(行气散结)

气滞、气虚造成淤血、痰

结大块,真假结块

真的硬块、固定的,血瘀

假的按散,气滞,在其他地方结过

没有固定药方

不要背,随症加减

学粤语中医,来到喜马拉雅跟辛老师一起学习

生动明了,傻仔式直播学习,过千个粤语中医音频:

从《中医基础理论》、《神农本草》、《伤寒论》、《名医名书录》、《中医方剂学》、《中医辨证学》、《中医面相学》等等。也可以加入辛老师中医学习群一起学习进步,辛老师免费教学。

一起弘扬国粹,一起救死扶伤,一起强身健体,一起长命百岁!

汤水先生

喜欢就赞赏一个,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yfcs/4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