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宣教认识颈源性头痛

目前头痛患者逐年增多,严重头痛可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甚至丧失生活信心。头痛的病因复杂,其中颈源性头痛在头痛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也得到不断提高,但神经阻滞疗法仍占主导地位。

源于颈部头痛的理论已存在了多年,sjaastad于年才真正提出“颈源性头痛”这个概念。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headache,CEH)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国际疼痛协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头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47%,头痛的患者中15~20%为CEH。目前,CEH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2.2%,患病年龄为30~50岁,平均年龄为42.9岁,男女比例为1:4,主要与女性月经期激素的变化有关。

颈源性头痛临床特点:

颈源性头痛患者早期症状特征为头晕、视觉障碍、耳鸣和枕部疼痛等,头痛可放射至患侧头顶、颢部和额部。头痛多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交替加重。部分患者伴有颈部僵硬感。转动头部时疼痛加重,伴有眩晕、恶心和呕吐等。严重的CEH可导致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易怒、认知能力下降,和精神萎靡等。

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引起CEH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学者多认为是椎问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神经压迫和伴随的局部无菌性炎症。

1.就解剖特点而言,CEH多源于C1-3。颈神经炎性刺激和卡压。颈部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可因多种原因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血管收缩、损害肌肉组织,导致颈椎应力失衡,小关节错位或椎体间错位。从而卡压和/或刺激C1-3颈神经引起慢性、单侧头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2.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实验研究证明,退变的非突出椎间盘可以产生炎症介质PLA-2、IL-1、IL-6、TNF-Q、PGE2、组织胺、5-HT、NO、IgG和IgM等。这些化学因子不仅能致炎、致痛,有些还有神经毒性作用。

3.颈部的C1、C2及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关联或会聚。CEH的发生是由于高位颈神经所经过的结构发生病损而引起高位颈神经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等脑神经传入纤维在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输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神经支配区域的牵涉痛。这种会聚不仅简单发生在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还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之间。

参考文献:单志婧等.颈源性头痛治疗新进展.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yfcs/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