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2日清晨7点许,北京老聃文化创始人李治成与户外徒步20年领队、退役老兵李晨灿等一行七人来到了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接处的夹金山山脚下,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这里原始森林茂密,主峰海拔为米,逆流而上,两岸悬崖陡峭,谷幽峡深,瀑布飞溅,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夹金山是大熊猫的发现地,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在邓池沟首次发现天之娇子——大熊猫,一举使动物活化石大熊猫享誉世界。
从夹金山山脚下海拔米翻越到米的山哑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红军当年长征爬雪山的红军小道,穿过蚂蟥沟沿着河流一直向上走去便可到达峰顶。另一条是后来修建的夹金山公路,公路坡急路窄,弯道接连不断,落石时有发生,可谓险象环生!为了更好的向建党年致敬,向红军长征精神学习,也为了更好的检验老子养生的效果,我们肯定是不会走公路的,当年红军长征时也不可能有公路,自然是沿着红军长征的小道一路穿越。这条小路的入口位于夹金山保护区的一个藏族乡,人烟稀少,森林密布,幸好山脚下有户藏族人家营业小卖。到达出发点后,一行人员开始加穿秋冬季节的衣物,很幸运的得到了藏民提供了热水和几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趁着清晨同伴们吃碗牛肉面的时间,治成老师开始修炼起老子拙火功,这么寒冷的清晨只见他只身着短衣短裤,面对蜿蜒的河流,开始吸收起夹金山带来的天地能量。治成老师在谷神断食12天后,身着短衣短裤开始重走红军长征爬雪山之路了,一行人员看着李老师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叹,真的不冷吗?大家满怀信心地登出了和80多年前红军翻越第一座雪山的同一步,不过没走多久,不知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还是前辈们的考验,只见一块醒目的提示牌上赫然写着:道路冲毁请勿前行!
此时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说道:既然是弘扬红军精神,断了路算什么,红军走的时候也不一定有路啊。我们应该做到像红军前辈们那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要是作出的决定决策一定要达到目标。这时治成老师停下来录了一个小视频,表明了爬雪山的价值和意义:一行人员继续前行,果然如提示牌所说的一样。前面的路越来越难陡峭,越来越没有路的痕迹,真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在河水的冲击下,路已经完全冲毁,只能沿着山边的石缝、树根落脚。同志们此时也都严肃起表情,生怕一步踩空跌落到河谷。总指挥李晨灿在绝崖处一个个抓着同伴的手攀壁而行,就这么沿着河谷缓慢前进了三个半小时左右,终于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众人绷紧的神经得到了短暂的放松,决定在这里第一次大休息,补充食物和水分。也是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当年毛主席作出的每一个决定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睿智。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林海,没有标志,怎么走?两名同志往两个方向都走了一阵,发现路确实冲毁了,没有任何道路的痕迹,而且荊棘丛生,悬崖绝壁,落脚点都需要自己铺设和挖掘!大家席地而坐吃了点干粮,治成老师在一块石板上也开始利用老子功法补充自己的能量。趁大伙席地休息时,李晨灿总指挥沿着此岸寻路,治成老师调整完毕后也跳到了彼岸寻找上山登顶之路……
半个小时过去了,已是中午一点多了,除了绝壁悬崖,四周已无路可走,总指挥晨灿提出:户外拓展安全第一,有时放弃也是一种境界,他提议原路返回。大家面面相觑,的确,退回起点,也是无奈首选。返程半个小时左右,李治成老师心有不甘,他说:我有一股张国焘逃跑主义的感觉,前进,当然无路。后退,返回起点,虽然安全,但当年红军爬雪山是可谓“饥寒交迫,冻馁交加”,在那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而今我们的老子养生可以使人不饿不冷,可以说已经克服了红军爬雪山最大的两个困难,如果我们在此决定撤退,这与我们用老子养生去重走长征路,爬雪山弘扬长征精神的初衷相悖了。他指着旁边的地形坚定地说,夹金山,两山崇山相对,中间河谷成流,我觉得,沿着这个山坡笔直前进,山顶应该是公路,到了公路爬雪山的任务应该就完成了。此时,侦查兵出身的小时敏锐地发现旁边的山坡上有牲畜采过的痕迹,总指挥晨灿上前查看道:上山的路径应该行得通,但是体力耗费巨大,接近60度的陡坡,并且上面的情况和路线我们还不清楚,大家能坚持走下去吗?一听到有路可走,每个人内心欣喜不已,终于不用再消耗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了。纷纷表示愿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去挑战夹金山这座历史丰碑。当年红军在天寒地冻,缺衣少粮,精神极度紧绷的情况下都能翻越,我们现在穿的用的比前辈好那么多,我们定能成功!出演多部电视剧演蒋介石先生的特型演员、公司老聃养生教练钟正老师此时说道:此处河谷海拔大约两千,公路海拔4千米,我们将从山坡一路攀爬穿越森林,中间两千米海拔,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啊。
众人开始了第二轮的行军,刚开始登山众人一鼓作气,士气满满,加之山脚下树林高阔,道路被牲畜踩的坚硬结实,行军的速度很快。约一个小时过去了,前面已然看不见牲畜存在过的痕迹,羊肠小路也被树林,落叶和荆棘抹去了痕迹,又一次我们失去了方向和路线。晨灿总指挥跑在第一线上,用拐杖打着丛草寻路,此举也是为了打草驱蛇。一想到各种毒蛇,一想到原始森林千年未有人迹,一想到丛林深处的奇虫野怪,大家下意识地走在了一起抱团前行。前面的路愈来愈难了,因为压根就没有路,杂草荆棘太多太密,只能从山水冲过的陡峭的小水沟逆沟而上,但一脚踩上去,嶙峋小怪石就滑下了山坡,年龄大一点的姚总建华兄果断决定,大家拉开距离爬山,他主动殿后。虽然每个人气喘吁吁,到了二鼓再而竭的状态,负责摄影的小帅哥郑权却不愿丢掉这难得的攀险镜头,几次三番奋力拼路赶到前头,留下了几段难忘的视频与画面。
忽然有人大叫“蚂蝗”,虽然沿着河流可以上山,但是水边蚂蝗也是众多,它们无孔不入,无声无息。此时有几个人的鞋里、袜子里钻满了蚂蝗,小腿肚流着蚂蝗吸咬的鲜血。众人此时心里担心着脖子,耳朵里会不会有蚂蝗出现......天渐渐的也黑了下来。在攀过小山涧之后,大家帮扶着清理检查身上的蚂蝗,越是爬陡坡、体力透支越大,身体越是感到饥饿,不一会儿,所带的干粮不多了,我们即将弹尽粮绝!此时,每个人都感到精疲力竭,行军速度也越来越慢下来了,爬在最前面的总指挥晨灿和治成老师与后面的队员之间距离越来越远,原来是有几位队友开始出现了高原反应,人困头疼、呼吸困难,耳鸣发昏……此时距离山顶大概还有2/3的距离。行军的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已然到了三鼓作气而衰的状态,休息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众人凑齐休息,看到李老师依旧神采熠熠,体力充盈,汗水都看不见,众人议论道:老子养生确实厉害有效,治成老师十二天辟谷,粒食未进,今天爬山仍然精神抖擞。我们这群人,有九〇后、八〇后、七〇后,而治成老师是六〇后,年龄最大,却没有一点疲乏困倦与高原反应。要知道在这十年前他去海拔米左右的西藏林芝地区都有高原反应啊,今天他一直跑在前面,这说明老子养生绝不虚言夸饰,此次一行真实的感受到老子养生的魅力和实力!大家决心以后好好练习老子养生、学习老子文化,弘扬老子精神。
众人继续往前面走了约30分钟,前面翻越了一道铁丝网,有人说,过去书上说,森林里有铁丝网表明可能有豺狼野兽,此时已下午五点多了,天渐渐阴沉起来,有人说九点左右会下雨,大家开始有些紧张了,万一天黑了下雨还走不出森林怎么办?
大家加快了脚步,全部闭紧了牙关,全力的登山。手机在半山腰处终于有点信号了,与在公路上焦急等候的公司负责人王光军、刘玄德、邓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