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事件吗?二审判决结果出来了,法院维持了原判,家属索赔38万的要求被驳回。
大部分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法院审理认为超市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自助行为,故驳回家属请求。
事情发生在江苏南通的某家超市内,当事人是一名67岁的老人。年6月13日,江苏南通,一老人来到家门口的超市购物,将两个鸡蛋放入口袋。这个小动作被恰巧从旁边经过的超市员工罗洪霞目睹。
看到老人并未将口袋里的鸡蛋拿出结账便欲离开,罗洪霞赶忙将这事告诉了超市店长周玉兰。
罗洪霞与周玉兰在超市进出口处截住了老人,与其进行沟通。伴随着双方的争执,老人退回了超市内,并悄悄把鸡蛋放回了置物筐内。
因为超市员工并未看到老人放回鸡蛋,所以双方还在继续理论,围观的人多了起来。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分钟以后,老人突然倒地,身体发生抽搐。
随后,超市工作人员立即拨打、电话。期间,正在超市中购物的两名顾客对谷某实施了急救,但最终未能抢救成功,谷某的死亡原因经诊断为心肌梗死。
老人的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自尊心极其强烈的人,非常好面子,即便他确实偷拿了鸡蛋,也不应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揭穿。
况且老人随后又将那两个鸡蛋放了回去,儿子认为父亲既然放了回去,超市工作人员就不应该再为难老人了,毕竟不到一块钱的东西,没必要抓着不放。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强拖硬拽,使老人当场猝死。
人走了,家属将超市告上法院,认为超市人员对老人的死需要负责,要求赔偿38万元的赔款。
崇川法院审理认为,超市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自助行为,是权利人对合法权利的自我保护,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求。
谷某的家属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法院审理后认为,超市员工制止不当行为的举措具有正当性,与老人突发疾病倒地猝死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此外,事发后,因为不知道老人的身体状况,超市员工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求助,是具有合理性的,超市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
超市员工无法预知老人的身体情况、也无法事先了解老人的想法,超市员工的自助行为具有合理性,是符合一般社会期待的,老人的意外猝死并不能归因于超市员工的自助行为。
年3月25日,该案二审开庭,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于逝者,我们表示同情以及难过,但是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超市的责任,所以维持原判。
老人因为两个鸡蛋就赔上了一条性命,这显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只是谁的猝死又是应该的呢?谁都不希望“猝死”这两个字和自己有关系,谁也没想到去一趟超市后,再也回不了家了。
生命有时脆弱的就像被立起的一张纸,风一吹,它就会立刻倒下。也许你会觉得死亡离你很远,但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都会发生。
猝死前兆不可忽视人们一提到猝死,总以为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专家指出,心脏性猝死虽然非常突然,但并非无迹可寻。80%的心脏性猝死者在事发前会有先兆。能否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往往是救命的关键。
1、经常性出现肩部与颈部强直性发麻,经常头疼、胸闷、耳鸣、目眩,去医院检查也没有结果。
2、早发性秃头:早发性秃头或不断掉发都预示着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所致。这个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减压。
3、检查身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心电图不正常。要更加的重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治疗。所以,建议每一年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救治。
4、情绪波动大: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预兆。
5、肠胃障碍,食欲不振、没胃口,经常不吃早餐或是用餐时间不固定,看似小问题,但是小问题的背后有着大隐患。
部分病人在心脏性猝死前数日、甚至数月就有征兆,即有胸闷、胸痛、憋气、头晕、心慌、气短、出大汗、浑身乏力等不适,有些病人还会出现类似消化系统的表现:恶心、呕吐、腹泻。
出现这些先兆,应医院就诊,否则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中青年人一旦发生上述症状,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而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工作节奏快,这时候往往把发生的先兆症状忽略了,以为是工作累了或者没有休息好,而导致悲剧发生。
因此,提醒广大中青年朋友一定要对上述症状保持警觉,一旦出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
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猝死,被人们称为“神秘的杀手”。猝死发生迅速,通常在出现症状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有一部分几乎是闪电式的,自出现症状到死亡仅几十秒钟。
中国人群不同年龄组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概率
猝死,真的离我们很远吗?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心律失常患者约有万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达60万人,平均每天人左右,高居世界首位。
在心脏性猝死里,80%左右由冠心病引发,约1/5的人存在“慢性疲劳”,IT人员、销售、医生,包括媒体从业者是主要发病群体。
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医院就已丧失性命,而且猝死不再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轻人猝死人群与日俱增。
猝死一般来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种类型。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多发生于起病后1小时以内,有的甚至仅数分钟,主要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有关。
冠心病可以隐匿存在,有些人可能无心绞痛及其他心脏症状,但也会发生猝死。不少所谓“健康者”猝死,即是这种情况。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健康,猝死离自己很远。
保险能为猝死做什么?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儿,一个人无论多有本事,遭遇意外是无法预料的,哪怕发生这种不幸的机会极少,也会让自己陷于可怕的境地。
我国每年有很多人因猝死而死亡。面对未知风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险,而猝死,哪些保险可以赔?
1.寿险
寿险是以人的寿命为保障的保险,个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导致身故或全残,保单约定的受益人可以获得赔偿。猝死,一种因自然疾病而导致的身故,自然可以获得赔付。
寿险按照保障期间,可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定期寿险:可选择保障至60/65/70/80/88周岁,保障期限一般是10年、20年、30年
终身寿险:保障终身
寿险是一种对付人身危险的方法,即对发生人身危险的人及其家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让家庭的防护更牢固。
2.意外险
一般意外险里所指的”意外“,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所以一般的意外险,猝死是不赔的。可以赔猝死的意外险,是在保险条款中明确包含”猝死“责任的意外险。
在选择意外险产品时,最好看清条款中对于猝死的定义,选择含猝死保障的保险产品。
3.重疾险
并非所有的重疾险都能赔猝死,在投保之前需仔细阅读产品条款,了解是否包含身故责任。如果是只针对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予以赔偿的重疾险,那么,猝死将无法获赔。若产品包含身故责任,那么有望拿到保险金。
我们无法预测意外、疾病或死亡什么时候会到来,唯有防范风险,保险保的不单是你自己,更多的是你的家庭,当这些灾难来临时,能给予你和家人最大经济上的帮助,不至于手足无措,人财两空。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