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针刺治头痛2例

俗话说“头疼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其病因是多样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下面我们来看近期来诊的这两位头痛病人。

病例1

患者邹X(病历号),女,52岁,多年伏案工作,反复头痛,遇寒诱发或加重,本次因“左侧头痛明显三天”就诊。

诊:

颈部轻度活动痛,紧绷感明显,椎旁肌肉压痛,左侧斜方肌以及肩胛提肌僵硬,压痛,左侧2-4棘突压痛,可触及结节。脉:右寸沉弱,左寸偏沉,苔白。

诊断:头痛(寒阻经络)

治疗:

针灸处方:针灵大、足临泣、率谷、风池、肩井、一二火并留针30分钟,合谷刺左斜方肌、肩胛提肌起止点僵硬结节并留针30分钟。

嘱咐患者避风寒,热敷局部肌肉。

经三次治疗患者头痛大减,颈肩部略僵硬,五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2

患者张X,男,50.(病历号),因“左侧头痛5天就诊”。

患者5天前因出现左侧头部明显疼痛,疼痛影响睡眠,前往XX医院就诊住院治疗,住院各项检查均为阴性,有高血压病多年(/mmhg),住院期间给与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要求患者行骨髓穿刺检查排除,患者自行出院到我处就诊。

诊:

平时工作压力较大,近期母亲生病每日给其打10多个电话,导致神经紧张,血压/mmhg。平时有颈肩痛,颈肩部肌肉僵硬,左侧1-4横突有结节压痛点,颈部轻度活动痛,耳背静脉曲张,脉:双关浮弦,右寸浮大,双尺略上浮,舌苔常。

诊断:头痛(风阳上扰)

针灸处方:针行间,阳辅,足临泣,曲池,尺泽,风池,太溪并留针30分钟,合谷刺双侧斜方肌、左侧1-4横突有结节压痛点并留针30分钟。耳背曲张静脉刺血。

中药汤剂:平肝潜阳,祛风止痛

1诊

2诊

3诊

共计治疗6次患者头痛基本消失,脉像有所平复,左关浮弦,患者因赶着要去外地上班,最后带中药汤剂6剂善后。

后记:

这两例病人均为头痛,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有相同的颈肩部肌肉的慢性劳损,有不同的诱发因素,第一个病人为风寒,第二个病人为情绪压力,在此情况下不能见头痛而统一治之,治必各遵其道,此中医之同病异治也。

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欢迎到黄医生的诊所咨询治疗。

诊所主要诊疗范围:

急慢性疼痛:各关节扭伤、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枕、颈椎病,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神经性头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三叉神经痛、踝关节扭伤、手足麻木、胸胁疼痛、闪腰岔气、背心痛等。

各系统病

肺与大肠部:感冒、咳嗽、发烧、流鼻涕、痰多、面肿,慢支炎、气紧、气短胸闷、鼻炎、鼻塞、咽喉扁桃炎面瘫、面肌痉挛、肠炎、便秘、痔疮、皮疹、湿疹、鹅掌风、伤口长期不愈合、青春痘、腮腺炎、怕风出汗、反复感冒、肠炎腹痛等。

心与小肠部:中风偏瘫、血脂过高、心口痛、心悸、心动过速、静脉曲张、背心发凉、四肢发凉,舌麻舌强、舌下静脉曲张、盗汗、肠炎腹痛、失眠等。

肝与胆部:胆囊炎、胆石症疼痛、肝功指数增高、口苦口干、紧张焦虑,神经官能症,失眠、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眼压过高、经期胸胀、结膜炎、抽动症、麦粒肿,抽筋、更年期综合症等。

脾与胃部:慢性胃病、胃痛、消化不良、烧心、反胃呕吐、胃胀腹胀、打嗝、贫血、回乳、流口水、血糖过高、口唇干、四肢无力、慢性腹泻、便溏、晕车等。

肾与膀胱部:蛋白尿、肾虚、耳鸣、小腿肿、夜尿多、尿频、前列腺炎、白带异常、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likework.net/yczz/7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