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概有1.3亿以上的耳鸣患者,发病率非常高。出现耳鸣,大部分人会认为是上火或者疲劳引起的。但是,它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耳鸣,顾名思义,就是在外界没有声音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听到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安静环境中,更容易发生耳鸣。
→耳鸣的原因有哪些
劳累
过度劳累时也容易出现耳鸣。人体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就会影响脑部、耳部的供血,引发耳鸣。
这种耳鸣是短暂性的,一般得到有效的休息,就能缓解。
血栓
一些脑静脉血栓的患者会有耳鸣的症状,这种耳鸣常常在早期出现,去医院检查也可能被误诊为是耳部疾病。
但脑静脉血栓引起的耳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最初发病时可能是一侧耳鸣,而后慢慢过渡为两侧,而且持续时间长。
心脑血管疾病
大家都知道,心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是胸闷、胸痛、头晕等,其实,耳鸣、听力下降等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先兆。临床研究证明,86.7%的患者在心脑血管症状出现之前,就先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的耳部症状。
因此,当不明原因地出现耳鸣、听力骤然下降、耳朵有被堵塞或有进水感觉时,一定及早就诊检查心脑血管,以确诊是否患上了症状隐匿的心脑血管疾病。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一种长在听神经鞘上的肿瘤,它的最早期症状就是耳鸣。
另一方面,由于其他病症所带来的耳鸣,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贫血、糖尿病等,都有可能引起耳鸣,医院进行检查,积极治疗,其他病症治愈的同时,耳鸣的症状也会消失。
→耳鸣一定会耳聋吗
经常有人会说,“十聋九鸣、久鸣必聋”,但是出现耳鸣以后,一定就会向耳聋发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的确有很多时候,耳鸣发生了,耳聋就会随之出现,但耳鸣和耳聋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正常情况下,耳鸣和耳聋都是听力下降的表现,它是随着机体不断衰老而发生的。
如果排除了疾病的诱因,那么出现耳鸣并不会对耳朵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并不是因为耳鸣影响听觉,从而导致耳聋的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耳聋呢?
一方面可能是听觉的持续下降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上述疾病不加控制,病情恶化而致。
因此,出现不明原由的耳鸣,医院排除病因,谨防病情恶化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中医治疗耳鸣需区分实证、虚证
中医治疗耳鸣,必须先区别是实证或虚证?简单的区别手法是用双手盖住双耳,如果耳鸣的声音更大,为实证;耳鸣声变小,为虚证。临床上,只要一出现耳鸣不适,就必须就医治疗,若刚好是急性期,多为实证,比如突发性耳聋;如果患病的时间拖了1-2年,像老年人因为老化而出现耳鸣症状,就是虚证了。
中医治耳鸣是不分单侧或双侧耳鸣,治疗的原则仍要配合体质,对症下药。常见的耳鸣原因,一般是以下几种:
1、失眠、疲劳:因为睡不好、疲倦造成的耳鸣,常合并有肝火旺、嘴苦的情况,可用加味逍遥散,搭配可以开窍、安眠、安神的远志等中药材。有时,还会加点引经药如桔梗、青蒿药,可帮助药效到达想要的耳朵部位,让药效更好。如果睡不好,又便秘、心浮气躁、耳鸣,则使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可以助眠,又可改善耳鸣。
2、神经性耳鸣:因为病患的末梢血管血液循环不佳,影响到听神经的营养供应,病患常合并有听力受损、眩晕、想吐等症状,出现的声响可能有铃声、嗡嗡声、啸声、吼声等,可用丹参、荷叶等药材。
3、老年人耳鸣:因为年长,听神经的退化造成的耳鸣和肾虚有关,通常合并有腰酸、双腿无力等症状,老年人可以服用补肾药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
4、癌症、肿瘤:倘若耳鸣的发生和癌症、肿瘤有关,病人要先到西医进行手术或放射线,或化学治疗后,中医可以搭配一些活血化瘀、行气药服用。
5、压力大:如果是压力大引发的颞颚关节疼痛、耳鸣,病患的嘴巴张不开来,则会在药方中加入钩藤,帮助病人放松心情。
→按摩这四个穴位可减轻耳鸣
前谷穴
前谷穴主治目痛、耳鸣、咽喉肿痛等。临床上大都与耳门穴、翳风穴配合治疗耳鸣,有不错的效果。前谷穴还有一个活络通乳的功效,对于女性哺乳期乳少者,也可以多多按摩此穴。
前谷穴位置: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在小指本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按摩前谷穴的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前谷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对于明目聪耳有良效。
络却穴
络却穴被称为“耳鸣头晕的奇效穴”,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等。具有祛风清热、明目通窍之功效,现代临床上配合风池穴治疗头晕要多一些。但如果经常按揉,对于耳鸣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络却穴位置:位于头部,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处。按摩络却穴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络却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或者用艾条对此穴进行温和灸10分钟左右,能够醒脑通络,对于耳鸣、头晕、目视不明都有好处。
听宫穴
听宫穴是人用脑过度耳鸣的常用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等,具有宣开耳窍、宁神定志之功效。临床上常与翳风穴、中渚穴配合治疗耳鸣、耳聋。此外,如果用眼过度,眼部疲劳的话,也可多多按揉此穴。
听宫穴位置: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按摩听宫穴方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听宫穴穴位,由上而下按摩,每次按摩2分钟。如果出现耳鸣症状,可用两手拇指端分别按揉两侧听宫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1分钟。耳鸣症状会很快缓解。
听会穴
听会穴被称为“身体自带的耳鸣药”。其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头痛等,具有开窍聪耳、活络安神的作用,临床上经常与迎香穴配合治疗耳聋,与耳门穴、听宫穴配合治疗下颌关节炎等。
听会穴位置:位于面部,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按摩听会穴方法:每天3次用双手的拇指按揉两侧听会穴穴位,力量稍大,以感觉有些胀疼为度,每次每穴2~3分钟。如果大家想有好的听力,不妨平时多按按听会穴。
更多
详情
敬请